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最新3篇)

时间:2016-07-09 01:42: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篇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转,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之一。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月球的起源、结构、运动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一、月球的起源

1. 天体撞击说: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是在地球诞生之后的一次大型天体撞击事件中形成的。这一说法被称为“大碰撞说”,即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将部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了月球。

2. 天体俘获说:也有学者提出了月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或行星碎片被地球的引力捕获形成的理论。但这一说法并不被广泛接受。

二、月球的结构

1. 表面特征:月球表面被分为高地和低地两种地形。高地主要是一些高山和峡谷,而低地则是一些平坦的平原,如月海和月湾。

2. 地下结构:月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核心组成。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地幔是由高温高压的岩石构成,核心则是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构成。

三、月球的运动规律

1. 自转: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即一个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2. 公转: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约为27.3天,轨道呈椭圆形,且存在轻微的离心率。

四、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1. 潮汐力:月球的引力对地球产生潮汐作用,导致海洋潮汐的形成。这对海洋生物和地理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太阳风屏障:月球的存在可以减缓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侵害。

通过这篇教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卫星月球,它的起源、结构、运动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对宇宙的奥秘有更深入的认识。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篇二

月球是地球最大的卫星,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之一。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月球的表面特征、成因、探测历史以及未来的探测计划。

一、月球的表面特征

1. 月海: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平原,这被称为月海。月海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其表面呈现出平坦的特征。

2. 高地:月球的高地主要是一些高山和峡谷,其中最高的山峰是海德山,高度约为5500米。

二、月球的成因

1. 大碰撞说: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是在地球诞生之后的一次大型天体撞击事件中形成的。这一说法被称为“大碰撞说”,即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将部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了月球。

2. 天体俘获说:也有学者提出了月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或行星碎片被地球的引力捕获形成的理论。但这一说法并不被广泛接受。

三、月球的探测历史

1. 早期探测:20世纪初,人类开始向月球发送探测器,第一个成功登陆月球的是苏联的“月球1号”。

2. 人类登月: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成为第一批登陆月球的宇航员,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踏足月球。

四、未来的探测计划

1. 中国探月工程: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嫦娥探测器,计划在未来的探测任务中实施月球样品返回任务,实现月球表面的采样和返回。

2. 美国计划:美国宇航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发射更多的月球探测器,实现对月球南极和月球背面的全面探测。

通过这篇教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成因、探测历史以及未来的探测计划。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对月球这颗神秘的天体有更深入的认识。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对有关月亮的歌曲。和有关月亮的诗歌。讲有关月亮的故事、传说。

  (2) 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3) 引导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出示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

  (4) 引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2.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 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

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2)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3)讨论: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

  (5)观看课件。

  3. 交流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

  (1) 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2) 教师要求学生们把交流内容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地形特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3) 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

  (4) 对于交流中出现的信息冲突,讨论其在哪些地方出现了信息差异?

  4. 制作“月球卡”

  (1) 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思考自己的“月球卡”如何去设计?

  (2)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构思。

  (3) 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4)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