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推荐3篇)

时间:2013-04-02 08:24: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 篇一

主题: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重点

1. 介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三、教学内容

1. 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分类: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传统文化等。

2. 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道德规范、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等。

3.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包括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示范: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剪纸等,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3. 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 讨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5.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树立了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 篇二

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2. 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

3.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解结合示范:通过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2. 阅读指导: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过程

1. 通过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推荐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多读好书,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 篇三

人教版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

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计 人,男生 人,女生 人。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对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感到很困惑。 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2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3 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4 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 二 教材分析 全册课本安排了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三至四篇,共32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还安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个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八篇。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20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会写生字30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和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机动栏目 主要包括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闻,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6、阅读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7、习作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8、实践活动 切实搞好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爱上语文。 四 教学措施 (一) 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 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三) 要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 (四) 开展合作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五)要重视发挥与课文配套的教学辅导用书,网络信息的作用; (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七)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 2.15-2.21 制定教学计划 第二周 2.22-2.28 1、燕 2、古诗两首 3、荷花 4、珍珠泉 第三周 3.1-3.7 语文园地一 单元检测 5、翠鸟 第四周 3.8-3.14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 8、路旁的橡树 第五周 3.15-3.21 语文园地二 单元检测 9、寓言两则 第六周 3.22-3.28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第七周 3.29-4.4 语文园地三机动 单元检测 13、和时间赛跑 第八周 4.5-4.11 14、检阅15、争吵 机动 16*绝招 第九周 4.12-4.18 语文园地四机动 单元检测 第十周 4.19-4.25 复习 期中检测 17、可贵的沉默 第十一周 4.26-5.2 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20*妈妈的账单 第十二周 5.3-5.9 语文园地五 21、太阳22、月球之谜 第十三周 5.10-5.16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 5.17-5.23 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 第十五周 5.24-5.30 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 5.31-6.6 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机动31、女娲补天 第十七周 6.7 -6.13 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 单元检测 第十八周 6.14-6.20 复习 第十九周 6.21-6.27 复习 第二十周 6.28-7.3 迎接期末考试 三年级语文科任: 2009-2-15 第一单元准备课 教学目标:通读单元教材,感知单元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根据你已有的学习经验,当你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的时候, 你通常会怎么做,把你的好方法、好习惯与大家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这样一些要点:浏览课文,这样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习,这样学起来能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留给同学们自己来初步感知第一单元,一会儿会有大量的时间留给你,留给你做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学习要求1、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最快的速度知道它的读音并做上记号。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既要读清楚又要读迅速。 2、教师总结评价(主要从方法和速度上予以关注,特别关注差一些的学生。) 3、通读完本单元的课文后,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很好,读文章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对文章的初步印象,因为每个人读的时候关注的`内容不同,所以感受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读文章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5、接下来,老师要问一问,在通读完以后,有没有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想再读一读,回味回味。 6、出示学习要求2:选1-2个地方再读一读,回味回味,想一想,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准备和同桌交流。 7、同桌交流。方法,先读后说。 8、全班交流。 9、老师小结:回顾刚才的两个学习要求,我们发现,我们先是整体的读获得初步印象,然后选择一个地方深入地读,使这个印象更加清晰和深刻,这就叫有点有面,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建议同学们在平常的阅读中试一试。 10、在刚才通读和精读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学习要求3,你认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 11、共读单元导语。 12、总结:今天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整体地了解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将是我们未来两个星期的学习任务,在了解了单元主题和单元内容以后,老师给你们做如下建议: l了解郑振铎、叶圣陶、贺知章、朱熹,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2后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选择难度适宜的读一读,增加自己的阅读面。 3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你留心观察,认真记录,为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做准备。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文 1、 燕子 2、古诗两首 3、荷花 4、珍珠泉 5、园地一 教学目的: 1、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4、通过颂读古诗学生能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古诗背诵两首诗。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6、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7、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做着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2、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3、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5、 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1、 燕子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 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案(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