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最新3篇)

时间:2018-09-01 09:27: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复习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加速度、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2. 强化学生对运动和力相关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概念的复习和运用。

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运动和力相关的概念解释、公式推导和例题演练等内容;

2. 实验器材:计时器、直线轨道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加速度、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2. 讲解并演示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概念的应用;

3.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解决;

4. 结合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

5.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复习中要注重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注重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复习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

2. 强化学生对运动和力相关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概念的复习和运用。

难点: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运动和力相关的概念解释、公式推导和例题演练等内容;

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基本概念;

2. 讲解和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公式和方法;

3. 给学生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

4. 结合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力的平衡条件;

5.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复习中要注重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运动和力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操作和应用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注重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篇三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运动和力 运动 力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运动 力 运动和力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 知识重现,深化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教材知识 2. 通过典例攻关,由点及面,活化思维,鼓励创新,提高解题能力 3. 通过练习往年中考题,了解中考动态,让学生心中有数 复习过程 一、中考知识点概括:(快速浏览) 运动: 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速度的定义、单位、公式及相关计算、匀速直线运动 3、长度及时间的单位、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如何减小误差 力: 4、力的定义、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和力: 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得出方法、惯性及其现象解释 6、力的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典例精讲 例题1:烧锅炉的时候,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为什么? 分析:(1)确定该题的研究对象是煤。 (⒉)煤原来是跟铲子一起运动的。 (⒊)当铲子突然停在灶前时,煤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向前进入灶内。 解答:用铲子送煤时,煤原来是跟铲子一起运动的当铲子突然在灶前停止运动,煤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沿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① 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或静止)② 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③ 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④所以……。 ★★★学案:比比看,谁最快1.★★★ 例题2、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 人在云里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 分析:“人行”即物体处于运动状态,那么就应该看被研究物体和其他什么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来确定。答案:云。 例题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 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乙物体做的 是______运动. 分析:频闪摄影每拍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甲物体 每次距离是相同的,沿着直线快慢不变,而乙物体相同时 间内运动的越来越远,方向变化。 答案:匀速直线、变速(曲线) 例题4.浆向后划水,船反而前进了,为什么? 答:浆向后划水,浆就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同时也对浆施加向前的力,所以浆受到水的作用力就前进了。 例题5.放在水平桌面上

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B.墨水瓶受到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要么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要么受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直线,否则不是二力平衡。 ★ ★★学案:比比看,谁最快2.★★★ 例题6.鸣一不明白爸爸下雨天开车为什么比较慢,爸爸说下雨后路面有水,摩擦阻力减小,刹车后汽车很难停下来,鸣一想如果汽车与路面之间没有了阻力,汽车又如何运动呢?于是他设计了下图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1)鸣一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你认为他是为了 。 (2)小车在三个表面上最终都停下来,这是因为小车受到 ,接触面越光滑, 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小车的速度减小的越 。 (3)鸣一猜想,如果接触面绝对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小车将 。 ★★★学案:比比看,谁最快3.★★★ 三、牛刀小试------考题展示: 学案展示,学生试做,小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 四、课后作业布置,查漏补缺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