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作文【6篇】

时间:2019-01-02 05:30: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节日习俗作文 篇一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魅力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以下将介绍几个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会贴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放鞭炮等。这些习俗都寓意着新年到来、万事如意、福气满满。其中,贴春联是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春联是用红纸写的对联,上联写在门楣上,下联则写在门槛上。它们通常包含吉祥的话语,如“福”、“寿”、“财”等。贴春联的过程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寓意着新年的来临,为家人带来好运。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我最喜欢的习俗是赛龙舟。赛龙舟是一项精彩的比赛,龙舟上的人们会划着桨,全力冲刺,争夺胜利。比赛现场热闹非凡,观众们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欢呼声、鼓声此起彼伏。这项习俗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人们划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仅是一项有趣的体育运动,更是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我最喜欢的习俗是赏月。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会在户外摆放桌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品茶、吃月饼。月亮洁白明亮,散发出温柔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亮,更加增添了节日的温馨氛围。

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丰富多彩,更寓意深远。这些习俗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习俗,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这些习俗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让它们继续照亮我们的生活。

节日习俗作文 篇二

西方传统节日习俗的魅力

西方国家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西方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以下将介绍几个我最喜欢的西方传统节日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每年12月25日,人们会挂圣诞袜、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等。我最喜欢的习俗是装饰圣诞树。圣诞树通常是一棵杉树,人们会将其装饰得五彩斑斓,充满节日气氛。装饰圣诞树的过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时刻。大家会一起挑选和摆放各种装饰品,如彩灯、红蝴蝶结、圣诞花等,最后在圣诞树下放上礼物。这样一棵美丽的圣诞树,将整个家庭团结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复活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春季,人们会躲彩蛋、吃烤羊肉、参加教堂仪式等。我最喜欢的习俗是躲彩蛋。彩蛋是用鸡蛋染上各种鲜艳的颜色,然后隐藏在花园或室内。孩子们会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篮子去寻找这些彩蛋。寻找彩蛋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和刺激,孩子们会互相竞争,争夺更多的彩蛋。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展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感恩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人们会举行家庭聚会、吃火鸡、互相道谢等。我最喜欢的习俗是互相道谢。感恩节是一个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刻,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轮流表达对彼此的感激之情。这个时刻充满了温馨和感动,人们会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就,互相鼓励和支持。通过互相道谢,人们更加珍惜彼此,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不仅独特、有趣,更寓意深远。这些习俗代表了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习俗,人们可以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这些习俗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让西方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让它们继续照亮我们的生活。

节日习俗作文 篇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老东方的一片土地上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花朵都盛开着奇特的民风民俗。

  衡水,一座美丽的小城,这里是董子的故乡,这也是衡中的故乡。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团圆饭,守岁。包饺子时,奶奶按照习俗,会往饺子里放几个1角的硬币,谁要是咬到这个硬币,谁来年可就有福喽!这时,远在外地的姑父和姑姑,会从石家庄往衡水赶来吃团圆饭。奶奶大展身手,展示着她那精湛的刀工,“咔嚓!咔嚓!”地切菜。厨房里烟雾犹如仙境,可奶奶却一点汗也不出,也不觉得累。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大鱼大肉,哇!那叫一个香,全家人有说有笑。炖鱼有滋有味,红烧肉肥而不腻。外面,爸爸在院子里放烟花,吃完饭后,我们全家开始守岁,唠着家常,磕着瓜子,播着春晚,那叫一个惬意!

  衡水湖边还有花灯。花灯在晚上看格外漂亮。一个个大小各异的花灯,美丽极了。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每个地方的习俗也不一样,在我眼中,都很独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节日习俗作文 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的传统民俗吧!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还是扫墓,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希望大家都来参与到清明节的活动中。

节日习俗作文 篇五

  广西壮族的节日风俗丰富多彩,下面我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跟大家分享下。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壮族的节日风俗是不是很独特,大家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过去体验下哦。

节日习俗作文 篇六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朋友,如果你来我的家乡,就可以看到重阳节正宗的民风民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正是看老人、饮雄黄酒的节日,我们家也正是如此。

  在公鸡打鸣、太阳出来时,我们迎来了重阳节,姥姥听见公鸡打鸣,便拿了几根艾草挂在门头上,还说:“艾草不上头时,不能说话,不然不吉利。”

  清晨,姥姥就开始打扫房间了,随后,又用了几根艾草扫了扫屋里的地板,我也学着姥姥拿了几根艾草,姥姥边扫边念着俗语:“艾草扫一扫,蚂蚁蚊虫都往外跑。”

  刚出了屋门,姥爷拿毛笔,在我头上写了一个“王”字,还说:“写上这个,妖魔鬼怪都不敢骚扰你。”

  临近中午,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们可以要食物了。小孩子们挨家挨户串门,还可以要两三块糖和一些小零食。

  回到家中,家里变得和春节一样热闹,亲朋好友都来家中聚餐,厨房里也开始“叮叮当当”忙了起来,顿时,开始了一段交响乐:“咕嘟咕嘟”“呲啦”“叮叮”等声音此起彼伏。

  吃饭时,客人们井然有序地坐着,饭也是琳琅满目:有糖醋鱼、四喜丸子、白糖赤米、手扒鸡等,只见姥姥给妈妈夹菜,爸爸给姥爷倒酒,小孩子们也吃着五花肉、火腿,大家其乐融融,这场面,如果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十分温暖。

  太阳悄悄爬上了老枣树,我坐在摇椅上,听姥姥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就这样乘着凉风,晒着太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节日习俗作文【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