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 2、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 3、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 译文
    墙壁雪白正可作天空,用丹青绘出江海。
    浮云不知归还,白鸥日日长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画前欲辞官。
    秋色笼罩着松溪和石阶,拂晓的凉意使愁客想把家还。

    注释
    博平:唐河北道博平郡的博平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王志安,生平不详。
    粉图:画在粉壁上的画图。
    粉壁:用白石灰粉刷的墙壁。
    游云:指在外做官的人,一作浮云。
    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的人。
    挂冠:挂冠,即辞官。冠,帽子。
    石磴(dèng):石阶。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 2、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 3、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读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意境极为开阔,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表现读诗人超脱的想像力,虽写观画感受,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表达读诗人在咏中题画等方面有相当高超的技巧。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描绘一幅浮云飘泊不定、在烟云深处寻找鸥鸟身影的景致,意境极为幽闲,表现了作者隐逸的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情怀。此两句有紧扣上文,烘托气氛,皆写画中景中:天空、江海、浮云、白鸥,为下文写王志安的归隐之思作铺垫。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通过写借用博平真人王志安欲“挂冠”的归隐心,表露读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寒”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笼罩在“秋色”中的“松溪”、“石磴”无不带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因素。结得自然,而又落脚于“秋”字,自然地点明了寄诗抒怀的时间,从而联想到自已的身世,漂泊不定如浮云一般。“愁客”、“思归”,字里间处处充溢着客居思归的酸楚之情,让诗句意境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云、风、雷、电,天、海、月、日、涛,是李白爱入诗的事中。凌、挥、飞、吼,奔、卷、横、啸是李白最爱入诗的动词。此诗借用“空天”、“江海”、“游云”、“日见”、“带”、“坐”等有巨大气势的事中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同时描写了画上的美景,又表达了思乡的感情。在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一体,也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诗歌特色。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 2、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 3、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   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云: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而作。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蔡希周 蔡希周(688年—747年4月15日),字良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唐代诗人。蔡氏原籍陈留济阳人。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蔡邕,六世祖南朝陈侍中蔡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蔡君知,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蔡有邻,兄缑氏主簿蔡希逸,弟洛阳尉蔡希寂都是著名的书法家。
  • 公乘亿 生卒年不详。字寿仙(一作寿山),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出身贫寒,近三十举而未第。曾大病,乡人误传已死。其妻赴京迎丧,相遇于途中,相持痛哭。旋于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僖宗乾符四年(877),在万年县尉任,为京兆尹崔淯差为京兆府试官。后魏博节度使乐彦祯辟为从事,加授监察御史衔。昭宗时,又为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从事。
  • 许彬 许彬,唐朝诗人。一作郴,亦作琳,字不详,睦州人。生卒年均不祥,与唐末诗人郑谷同时代。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许彬举进士不第,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郑谷曾为其做过诗,如《送进士许彬》、《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
  • 刘子玄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江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950年前后(汉隐帝乾祐末)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文蔚之子,避乱家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