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古朗月行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参考资料: 1、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55-357 . 2、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46-147 .
  •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
    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
    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
    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参考资料: 1、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55-357 . 2、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46-147 .
  •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参考资料: 1、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55-357 . 2、熊礼汇 .李白诗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0-51 . 3、郑国铨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0-241 .
  •   此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46-147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逢吉 李逢吉(758-835年),字虚舟,陇西姑臧(今甘肃省陇西县)。唐朝中期宰相。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出身,擢进士及第,累拜左拾遗。唐宪宗即位,授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品性忌刻,险谲多端。排挤名臣裴度,结交权阄王守澄,成为牛李党争中“牛党”代表人物,累官尚书右仆射,封凉国公。唐敬宗即位,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太子太师为东都留守。唐文宗即位,从子李训得势,召为尚书左仆射,足疾不行,遂以司徒致仕。太和九年,卒,时年七十八,追赠太尉,谥号为成。
  •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王鲁复 王鲁复,字梦周,连江人。大历间献诗,得从事邕府。鲁复自高其才,尝谒郎中皇甫湜,久未获见,移书责之:“韩文公接贤乐善,孳孳不倦。公师其文,安可不师其道乎?自此当携酒吊文公墓,不及门矣。”湜乃谢之,在京师,尝草衣骑牛,闻台省有疑狱,白时相,愿往鞫之,其清狂若此。工诗,长于讽刺。《全唐诗》存其诗4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又断句2句。《全唐诗》又误以王梦周另立目,所收诗1首重出。
  • 许尧佐 许尧佐[唐](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元年前后在世。擢进士第,又举宏辞,为太子校书郎。贞元十六年,(公元八oo年)与张宗本、郑权皆佐征西幕府。后位谏议大夫,卒。尧佐著有传,奇文柳氏传行于世。亦为诗,全唐诗录有他的诗六首。
  • 杨凝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