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选3篇】

时间:2018-09-02 03:31: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则。

2. 熟练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3. 能够正确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 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2.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而非简单地机械性记忆。

教学过程:

1. 复习两位数和一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

2. 介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3. 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题让他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引导学生探讨乘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5. 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乘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技巧。

2. 提高学生处理进位和借位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乘法计算问题。

2.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复习两位数和一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

2. 引导学生探讨乘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乘法计算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乘法计算问题。

5.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乘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篇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教案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二年级数学 课 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 时 间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得笔算方法。

  3、探究不进位乘的计算方法。

  参 加 人 教学准备 第一教案

  (个案) 集体修改意见

  (共案) 个性意见

  (特色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作客了——

  今天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口算。)

  笔算题是:

  1 3 2 0 3

  +1 3 + 6 × 2

  ――― ——— ————

  口算题有:

  2×4 3×3 1×5 6×2 5×8 7×9

  40+40 30+30+30 20+20+20+20

  8个十是( ) 10个十是( ) 15个十是( ) 56个十是( )

  (学生分别一一作答。)

  师:大家口答的很好!我们再来看一看,黑板上三位同学做的对吗?

  生:对!

  师:这些题目答案中的6都在哪一位上?

  生:都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6都表示多少?

  生齐答:都表示6个一。

  师:对。那这里两个2又表示多少?

  生1:这两个2都在十位上。

  生2:这两个2都表示2个十。

  二、【学习例1】

  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大家看——大象在干什么?

  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

  生:3头。

  师: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2得到20。

  师:想得都很好。大象到底运来了多少木头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我用3×20。

  生2:我用20×3。

  生3:我用20+20+20。

  师: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种方法,也就是“乘法”。(板书)

  那这题20×3等于多少?

  生(齐答):是60根。

  师:哦,那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呢?

  生1:我是用20+20+20得到60根的。

  生2:我是看图上有6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

  生3: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个0加上等于60。

  师:这种想法有意思,那你是用了一句乘法口诀“二三得六”,那后来又添了一个0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这个0先不看,乘出来后,再把这个0 加上去。

  师:用这种方法想时,先不看0,也就是先算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再在6后面写0。

  师:请看屏幕,又来了一些大象,现在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一共有5头大象,我用20×5。

  师:可以的。20×5又等于多少呢?

  生1:等于100根。

  师:那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1:20+20+20

+20+20,结果等于100根。

  师: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的想法不一样?

  生2:我是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来算的。

  师:哦,用“二五一十”,那这个0——

  生2:先不看这个0,等到乘出结果后再添上去。

  师:为什么要再添上0?

  生2:先用2×5=10,表示10个十,是100,所以要再添上一个0。

  师:像图上这样,如果一共有8头大象,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生3:20×8,想口诀“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根。

  师:看来,很多小朋友喜欢用这种方法来解答。那有没有小朋友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呢?

  生4:我不是这样想的。开始5头大象一共运来100根,后来3头大象又运来60根,这样8头大象一共运来160根。

  师:真好!很会动脑筋,这种方法其实也不错啊!

  (老师和同学为这位同学鼓掌。)

  师: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78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请大家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在计算时边做边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汇报计算结果,投影随机显示答案)

  师:好,刚才这四组题都算对的小朋友请朝老师笑一个。

  生:(纷纷作笑脸状)

  师:这四组题在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可以用口诀来算。

  生2:每组上下两题都想同一句口诀。

  生3:每组下面算式的结果都比上面多一个0。

  师:那每组下面算式的结果为什么都会多写一个0的呢?

  生3:因为每组下面算式算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都是几个十了,所以会多写一个0。

  师:象这样的算式你们还会算吗?

  生齐答:能!

  师:好的,下面老师出一道,请咱们小朋友来对一道,看哪位小朋友对得快?4×6=24,请小朋友来对一道几十乘几的。

  生1:4×60=240。

  师:不错!还可以怎么对?

  生2:40×6=240。

  师:很好!其他同学想对吗?

  生齐答:想!

  师:请同桌一位同学照老师那样先说一道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另一位同学来对一道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然后把答案算出来,同桌之间交换进行。

  (全班学生同桌互动,分别举例、计算,老师深入小组参与互动。)

  三、【学习例2】

  师:同学们,请看——猴子也来到我们中间啦!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信息?

  生1:有两只猴子在采桃,

  生2:一只猴子采了14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只。

  生3:14只桃子都是10只放在一个筐里,还有4只放在另一个筐里。

  师:那么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1:14+14。

  生2:14×2。

  生3:2×14。

  师:那这道题你是怎么算的呢?同桌间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交头接耳进行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结果的的?

  生1:我是用14+14,得到28的。

  生2:我是看图的,右边筐里一共是8个,左边筐里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生3: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4: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14是2个7,乘2后就是4个7,四七二十八。

  师:哦,你这种想法真好!

  (全班学生为生4热烈鼓掌)

  师(指着屏幕):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

  生:是图上右边的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

  师: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子就是算什么呢?

  生:10乘2等于20。

  师:刚才我们先算了个位上的,再算了十位上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相加。

  师:是啊,要把右边筐里的和左边筐里的桃子都相加,就可以算出一共的桃有多少个。

  (师逐步板书如下:)

  1 4

  × 2

  8…………4×2=8

  2 0…………10×2=20

  2 8……………8+20=28

  师:象这样一种算法,我们称之为——

  生齐答:用竖式计算。

  师:对,是一种用竖式进行计算大方法,象这样的算法你们想试试吗?

  生齐答:想!

  师:好,请大家拿出自备本。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23×2,11×5,31×3。

  (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 3 1 1 3 2

  × 2 × 7 × 3

  ——— ———— ———

  6 7 6

  2 0 7 0 9 0

  ———— ———— ———

  2 6 7 7 9 6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竖式。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它们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乘。

  师:你观察很仔细。

  (师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

  生2:第一次乘下来都得一位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两位数。

  生3:我发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整十的数。

  生4:我发

小学数学第四册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