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精选3篇)

时间:2016-03-05 07:23: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 篇一

标题:建立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

在学期四的安全防护教案中,我们要重点关注交通安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事故是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威胁。因此,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交通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可以邀请交通警察或交通安全专家来进行讲解,向学生介绍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如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乘坐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内乱动等。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模拟交通安全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文化,让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最后,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中,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擅自独自过马路,不在车内乱动等。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乱纪,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 篇二

标题:灾害防范,全面保障学生安全

在学期四的安全防护教案中,我们要关注灾害防范,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有发生,给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威胁,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各类灾害的预防和防范。

首先,学校要制定灾害防范预案,明确各种灾害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流程。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要向学生普及各种灾害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如何在灾害来临时保护自己。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灾害演练,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的程序,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检查和维护校园的安全设施,确保消防设备、应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设施的完好。定期组织校园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最后,学校要加强与社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灾害防范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得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同时,要建立学生的安全档案,记录学生的家庭联系方式、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联系家长,确保学生的安全。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对学生造成的损失,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 篇三

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

第一课:防控甲型H1N1流感 教学目标: 1、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以稳定心理将预防控制治疗三位一体的甲型H1N1流感科学防护落到实处。 活动目标实施措施 1、广泛搜集、报刊、影视等图文资料。 2、精细整理改造可利用的图文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甲型HINI流感的基本知识: 1、HINI新型流感之定义:具有急性发烧呼吸道疾病(发烧超过摄氏38度C),其症状从轻微的类流感到较为严重的肺炎。 2、症状:发烧超过摄氏38度C,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恶心。腹泻。 3、感染途径:飞沫传染病,经由打喷嚏。咳嗽。身体接触传播相互传染。 4、潜伏期:一周。人未发烧就开始有传染力,因此难防范。 5、预防:勤洗手。维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及握手。亲吻,进出公共场合戴口罩,与遭感染者保持安全距离,勿跟他人共吃食物或饮料。 二、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 1、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最新报道人可以传染给猪。 2、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3、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4、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专家提醒,流感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并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三、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1、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均衡饮食、合理营养; 4、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四、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1、如果感觉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该不要去上学或者去其他人员密集的地方; 2、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4、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5、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五、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1、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例如自己最近去过暴发这种流感的某个地方,然后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 2、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 3、去医院的途中要戴好口罩。 六、师生讨论、交流。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保护视力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会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难点: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1、视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做每一件都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辨别。如果视力不好,眼睛所趣的作用就不大,如果没有视力,眼睛就失明了。 2、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说眼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就容易出现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步不清楚了。少年儿童在学习期间,不仅长知识,身体也长得快,眼球还需要在发育,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的用眼负担不能太重。因此,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小养成读书写字的良好卫生习是非常重要的.。 3、保护视力的方法主要有:字迹要工整,不用铅笔定字;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0.25~0.3社;连续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就要休息~10分钟;不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看书,不在臣床,走路和乘车时看书;戴眼镜的学生,每日要清洗干净镜片和镜架,眼镜宜每年自查一次,检查自己的视力有无变化,如果裸眼视力达到5.0,就是政党视力,视力小于5.0就是视力不良,要检查原因了。 四、思考题 1、体检时,你的视力是多少? 2、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的正确距离是多少? 第三课:课间要休息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课间休息对健康、学习均有好处,自学以课间休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课间怎样休息。 难点:认识课间休息对学习和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为什么要课间休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合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呼吸的目的是吸吉新鲜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是人体生合活动的重要物质,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氧气,试想当人停止呼吸,不再供给体内氧气时,要不了多久这个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出的刻废气。当我们上完一节课后,由于几十个人同在一室,已排出不少废气,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氧的含量减少,人很快就会出现疲劳现象,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我们的大脑需要的氧气更多,对缺氧更敏感,缺搓时大脑代氧不足,加快了疲劳的产生,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下课后仍留在课室看书或做作业,会越来越疲劳,继续下一节课时就更差了。因此,课间一定要休息,到室外吸收新鲜空气,使大脑得到休息,让课室也更抽象新鲜空气。 2、课间休息最好到室外活动。下课后,最好到教室前后的空地或操场上进行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可以散步、望远、做游戏、跳橡皮盘、拍皮球、做体操、踢毽子、打乒乓球等。适量的活动能消除我们肢体的疲劳。室外的新鲜空气有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课间休息好,我们就能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地继续学习。 四、思考题 1、下课后应怎样休息? 2、课后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是否感到头脑清醒? 第四课:我们的牙齿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牙齿的作用,牙齿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牙齿的功能,牙齿对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在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从出生到6个月开始长出,共长20颗,这一副牙齿叫乳牙。乳牙在5~8岁左右开始逐次脱落,慢慢长出第二副牙,第牙齿叫恒牙,是最后一副牙齿,以后不会再换牙了。恒牙长齐后最多为32颗,也有只长28颗的。牙齿是咀嚼食物的,对身体的发育和保持健康很重要。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类。切牙的主要作用是世割食物,尖牙的主要作用是撕裂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撞压磨碎食物,双尖牙有协助尖牙撕裂和辅助磨牙捣碎食物的双重作用。 我们不能随便拔掉牙齿。乳牙稍微松动就拔掉会影响恒牙生长,必须让离心牙自己掉下来。但是,当恒牙冒出来的同时相诮乳牙仍留在一侧,那就必须到医院把乳牙拔掉。 保证牙具健康的基本措施: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多咀嚼粗粮和菜。 3、多叩齿,可使牙齿更为坚固。叩齿就是每天早晚空口咬牙数十次。 4、不要用牙齿咬开洒瓶、汽水瓶盖,以免牙齿崩裂;不能用牙咬带硬壳的食物。 5、很冷很热的食物不以紧拦着吃。加为骤准骤热的刺激可能造成牙质断裂。 6、少软而粘的甜食,吃后一定要漱口。 四、思考题 说说保护牙齿有哪些方法。 第五课:口腔保健 一、教学目的、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口腔清洁。 难点:为什么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三、教学过程: 1、牙齿要咀嚼食物。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首先需要牙齿咀嚼食物,才能把食物吞进肚里。食物咀嚼得越细,就越容易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份就越容易被吸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健康的牙齿对身体的发育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牙齿有病,不但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 2、保持口腔清洁的必要性。 嘴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会引起牙病。保持口腔清洁,对保护牙齿,预防牙病很重要。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清洁牙齿,每天都要刷牙,早晚各刷一次每顿饭后要漱口每次刷牙要全副牙面刷到。牙刷、漱口盅要自备专用。牙刷用后要刷先干净,牙刷头向上,放在漱口盅里,以保持牙刷头干燥,减少细菌在牙刷中生长的机会。 3、少吃含糖的食物。 如糖果、汽水和饼干之类的食物无节制是有害的,吃多了这类食物的孩子,牙齿常常有许多洞,常说是“烂牙”,实际上是一种牙病。吃这些含糖的食物时,吃后要刷牙。 四、思考题 1、什么时候要刷牙? 2、什么食物对牙齿有害? 第六课:一日三餐要吃好 一、教学目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吃好一日三餐,让学生明白食物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 难点:偏食、挑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 1、儿童需要足够的食物才能很好地发育成长。一日三餐吃不好的儿童往往长得差一些,长期这样就不可能发育成为健康的成人。 2、身体要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素才能长得好。因此,饮食不能偏食和挑食。膳食中的食品类必须丰富多样、合理搭配。水也是人体生合活动必需的重要物质,平时要多喝开水。 3、如果养成饮食定时定量的习惯。那么每次到了进食时间就是一个刺激,到时候大脑的摄食中枢就自然会兴奋起来。因此会有良好的食欲,消化系统也自然地开始一系列活动,准备迎接食物进行消化

、吸收。 4、一日三餐,各餐食物的质和量应有差别,早、晚餐差不多,午餐则要多吃些。一日三餐热量的分配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学生上午要上三四节课,如早餐没吃好或汪吃早餐,会使机体热量不足,上课精
安全防护教案学期四(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