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3-03-04 03:50: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 篇一

标题:探究光的传播与反射

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光的传播与反射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光的传播与反射规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

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散射传播。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反射、不规则面反射。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2. 实验观察:让学生用凸透镜、平面镜等工具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总结光的传播与反射规律。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反光衣、反光镜等。

教学方法:

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

2. 知识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光的传播与反射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植物生长的需求。

3. 能够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 植物的生长需求:水、光、温度、土壤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时间-lapse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考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需求,讨论如何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种植实践:让学生动手种植一些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与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1. 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评估:

1.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记录种植植物的过程,并撰写实践报告。

2. 生长环境设计:让学生设计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 篇三

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

  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 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记录好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等会实验时如果听见音乐声响起,就请整理好实验材料,静静地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完成讨论题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最好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

  8、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

  9、请看我们前面做过的游戏,你能想办法移动橡皮,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学生说了移动方法后,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移就会更省力)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投影出示老虎钳和火钳,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

小学科学观摩课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