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9-08-02 08:22: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求解2和5的倍数的问题。这些倍数具有一些特征和规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2. 能够准确识别并应用2和5的倍数;

3.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2的倍数:2、4、6、8、10、12、14、16、18、20……;

2. 5的倍数:5、10、15、20、25、30、35、40……;

3. 2和5的公倍数。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2和5的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2和5的倍数的规律,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总结;

3.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2和5的公倍数的概念,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4. 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掌握;

5. 总结:让学生总结规律,进行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绘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

1. 能力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解题方法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价:设计测验题目,考查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篇二

在数学教学中,2和5的倍数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内容之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及特征;

2. 能够准确识别和计算2和5的倍数;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2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2. 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3. 2和5的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2和5的倍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

3.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2和5的公倍数的概念,进行实际操作;

4. 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掌握;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进行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

1. 能力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解题方法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价:设计测验题目,考查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愿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能够更轻松地应对2和5的倍数的问题,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篇三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看演出的情境入手,通过单、双号的形式进入会场,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做好铺垫。

  2.猜想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猜想属于数学方法论的范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猜想—验证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已有的数学材料或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猜想,然后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才能,完善自己的猜想,最终发现规律。本设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运用“猜想——观察——验证——归纳”来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促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百数表

  学生准备 百数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明天将在学校的剧场举行文艺汇演,学校提出了入场要求,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由于我们学校人数较多,因此需要分两个门入场,分别是单号入场口和双号入场口,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号码的同学能从双号入场口进入呢?

  预设

  生:2号、4号、6号、8号……

  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号码,像这样的号码能说得完吗?能不能把所有适合的号码用一句话概括呢?

  (有的会说双数号码,有的会说是2的'倍数的号码等等)

  2.引入新课:我们平时所说的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出示百数表)请同学们在百数表中将2的倍数框起来,并涂上黄色。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讨论。

  2.思考: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3.汇报:学生交流后汇报。(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4.数学游戏:同桌之间互相说数,并让对方判断该数是不是2的倍数。

  5.总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先找出一些2的倍数,然后通过观察发现特征,最后举例验证)

  (二)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1.

指导学生自学。

  师: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2的倍数,一类不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数?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9页,自学这部分知识。

  2.汇报自学成果。

  学生自学后汇报,我们平时所说的单数在数学中叫奇数,双数在数学中叫偶数。

  3.组织学生思考。

  师:谁知道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4.尝试举例说明。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把数分成奇数和偶数的情况吗?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