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8-02-02 01:31: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篇一

在七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对于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合并同类项、移项、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入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检验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

3. 收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篇二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个更加具体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2. 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讲解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入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检验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3. 收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篇三

关于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洁明了,省时省力。

  (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

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3)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1.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2.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我手中有6、x、30三张卡片,请同学们用他们编个一元一次方程,比一比看谁编的又快又对。

  学生思考,根据自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编题。

  问题2:解方程5(x-2)=8

  解:5x=8+2,x=2,看一下这位同学的解法对吗?相信学完本节内容后,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问题3: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教学说明: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取长补短”的涵义,以求在共同学习中得到进步,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探索新知

  1.情境解决

  问题1: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________度;上半年共用电__________度,下半年共用电_________度。

  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列方程,得6x+6(x-2000)=150000.

  问题3:怎样使这个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问题4: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

  设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6x+6(x+2000)=150000.(学生自己进行解题)

  归纳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去括号时要注意:(1)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2)若括号前面是“-”号,记住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例题: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2x=-10

  系数化为1,得x=5

  三、课堂练习

  1.课本97页练习

  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它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四、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由学生自主归纳,最后老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

  1.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实际问题引入课题,然后逐步给出答案。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