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驼铃》音乐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5-03-03 03:40: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丝路驼铃》音乐教案 篇一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丝路驼铃》这首音乐作品,正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通过这首曲目,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风情,更能够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首先,我们可以从音乐的起源谈起。《丝路驼铃》这首曲目融合了中亚、中东等地区的音乐元素,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运用等方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音乐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演奏和合唱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丝路驼铃》的魅力。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学习演奏曲目中的不同乐器部分,或者学习合唱歌词,体验不同音色的交织与碰撞。通过演奏和合唱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更能够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乐趣。

最后,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历史图片、文物等资料,让学生对古代文化交流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学中也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传说等,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与好奇心。

总的来说,《丝路驼铃》这首音乐作品是一首极具文化内涵的曲目,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分析音乐元素、演奏合唱、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丝路驼铃》音乐教案 篇二

《丝路驼铃》是一首描绘古代丝绸之路风情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东方神秘的韵味。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曲目,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曲目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了解《丝路驼铃》的特点。比如,曲目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曲调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音乐元素,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痕迹。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曲目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歌词,让学生了解《丝路驼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学生可以分组合作,研读歌词中的古代诗句或者历史故事,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歌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曲目所描绘的古代丝绸之路的风情,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创作作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丝路驼铃》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比如绘画、写作、演奏等,表达对丝绸之路文化的独特见解。通过创作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理解。

总的来说,《丝路驼铃》这首音乐作品是一首充满东方风情的曲目,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学习歌词、创作作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际视野。

《丝路驼铃》音乐教案 篇三

关于《丝路驼铃》音乐教案

  课 题:丝路驼铃(1)

  课 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年 级:初一年级

  课 时: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钢琴、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目标:

  (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x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

  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

  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

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

  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x疆少数民族乐器;

  (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

  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x疆好》:

  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x疆,

  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

  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x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x疆好》。

  2.欣赏歌曲。回答:x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

  1.提问:x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

  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x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

  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

  七个音组成,大调式。呼唤的音调,回旋的旋律。节奏欢快跳跃。

  四、聆听小合奏《玛依拉》:

  1. 导入:哈萨克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

  2. 简介:

  《玛依拉》这首歌曲经过作曲家丁善德配上钢琴伴奏,也象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祖国大江南北,已经成为女高音歌唱家喜爱的演唱曲目。你们谁会唱这首歌?

  3. 请几个同学演唱。其他学生吹竖笛。

  第一段请几个女同学唱,全体同学吹竖笛。

  4. 我们刚才演唱演奏了歌曲《玛依拉》,下面我们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5. 欣赏。

  6. 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主奏?

  回答:冬不拉。(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7.x疆乐器介绍:大家说出我国乐器分为几大类?教师简介x疆乐器。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细长,张两根弦。一般用于自弹自唱。

  冬不拉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英俊、勇敢的哈萨克青年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当他向姑娘求婚时,调皮的姑娘却指着身旁的一棵青松说:“你如果能让青松开口替你求婚,我就嫁给你。”到了约定的日子,机智的青年拿了一把用松木制成的“冬不拉”琴,用手拨弹着琴身上的羊肠弦线,用婉转动听的琴声表达了心中真挚的爱情,终于打动了姑娘的心。从此,哈萨克就流传冬不拉这一乐器。

  后来到了十三世纪时,据说有一天,当时的皇帝、成吉思汗正在大摆宴席招待宾客,突然传来消息,说他的爱子术赤得急病死了,左右的侍从们谁也不敢把这一噩耗告诉成吉思汗,但又怕事后遭到追究和责难,正在左右为难时,一位名叫克尔布哈的哈萨克冬不拉琴手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他来到宴会上要求为大家奏一支冬不拉乐曲。悲切的乐声传达了死亡的消息,成吉思汗从乐曲中听出了是自己亲爱的儿子遭到了不幸而流下了辛酸的泪。嗣后,成吉思汗不但没有发怒,还下令重赏了这位民间艺人。

  鹰骨笛:(塔吉克族)吹管乐器。管身为鹰骨制成,开六个按孔,吹奏方法与汉族的笛相似。

  艾捷克:(唯吾尔族)拉弦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一面蒙羊皮。张四根弦,用马尾弓拉奏。

  热瓦普:(唯吾尔族)弹拨乐器。音箱木制半球型,琴头有装饰用的弯角,张五根弦。演奏时将乐器横置右肩,用拨子弹奏。

  手鼓:维吾尔族打击乐器。汉语称手鼓。木制圆形鼓框,直径约40厘米,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内置许多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指交替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振响铁环。

  老师拿手鼓示范给学生看,拍打节奏。学生左右手拍左右腿。节奏是: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

  8.习题用连线表明右侧的乐器所属的民族。

  五.歌曲《青春舞曲》:

  (1)请学生听一组全部由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歌曲:

  提问歌曲的曲名,作者。

  1、《掀起你的盖头来》

  2、〈啊拉木汗〉

  3、〈半个月亮爬上来〉

  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5、〈在那遥远的地方〉

  (2)复习歌曲《青春舞曲》,钢琴伴奏。(投影歌曲的乐谱)

  a> 复习歌谱;

  b> 复习歌词;

  c> 完整地演唱全曲。

  (3)提问歌曲的特点?

  歌词以形象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唱出:小鸟飞去不回来,青春一去不复返。告诫年轻人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歌曲采用小调式,节奏密集,轻快而活泼,旋律上下起伏,流畅而优美,颇具有舞蹈性。

  (4)复习、表演《青春舞曲》(手鼓、竖笛伴奏、演唱、表演舞蹈)

  请学生讲讲表演的方案。

  分声乐组,舞蹈组,竖笛组练习歌曲,请音乐课代表组织。

  学生表演。

  (5)教师评价:

  六.小结:

  今天,我们延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x疆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了相关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同学们如有兴趣,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课后记:

  有的班级学生表演的很好,但大部分班级表演的不好。可以在表演前老师提示一下,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丝路驼铃》音乐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