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观潮(精简3篇)

时间:2014-04-06 04:45: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 篇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观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观潮式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展示优秀的范例作文或课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学生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范例的优美之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观潮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观察范例,主动思考、模仿、实践,从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观潮式教学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修养。通过观察优秀范例,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精髓和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学生在模仿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写作风格,增强了语文表达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总的来说,观潮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相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观潮式教学法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 篇二

观潮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和应用。这种教学法以观察、模仿、实践为主要手段,通过展示优秀范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在观潮式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不再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观察优秀范例,主动思考、模仿、实践,从中学习到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观潮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优秀范例,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模仿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观潮式教学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修养。学生通过观察优秀范例,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懂得了如何写出优美的文章,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观潮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潮式教学法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 篇三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观潮,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生字,理解“人声鼎沸”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给课文分段。

  3.能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钱江潮的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2)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

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3.想象练说。

  (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

  (2)摘录描写大潮的词句,品读。

  (3)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潮来时的情景。

  ①请学生说潮来时的情景。

  ②评价:从几方面来说潮来时的情景。(提倡多角度表述)

  ③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准备,练说。

  4.作业。

  (1)有条理地说潮来时的情景,学生互评。

  (2)摘录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的意思。

  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钱江潮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钱江潮的壮丽奇特?

  ①自由读文,选词句品读。

  ②交流。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理清顺序,体会壮丽。

  ①师出示学生摘录的有关句子。(幻灯)

  ②请学生按不同方面排列句子。

  ③讨论:为什么不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④说一句赞美钱江潮的话。

  (4)理解长句的意思。

  ①出示长句(课后练习题3),思考:句子把浪的样子和潮水的声音各比作什么?

  ②这个句子写出了浪的气势(),声音()。

  ③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5)拓展:说一说其他景观。

  2.按一定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或景观)。

  (1)确定介绍的景物(或景观)。

  (2)想一想,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3)在四人小组内练说、互评。

  3.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