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推荐3篇)

时间:2015-02-04 02:25: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 篇一

《雨点儿》是一篇描写雨的小散文,通过对雨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雨的神奇和美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雨的形成和作用。

2. 雨点的形状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雨的形成和作用,引出文章主题。

2. 集体阅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重点讲解生词和生字。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雨的特点和意义,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4. 创作: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或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雨的小故事或描写雨的小诗歌。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雨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生活实践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 篇二

《雨点儿》这篇小散文,通过对雨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感受雨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感悟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感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雨的形成和作用。

2. 雨的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雨的特点和意义,引出文章主题。

2. 集体阅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重点讲解生词和生字。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雨的形成和作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创作: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或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雨的感悟或体会。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雨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细心观察和感悟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 篇三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

  〈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4、(看图三、图四)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五、作业布置:

  回家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学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 云彩 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文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领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领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反馈,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学生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 ) shu ( ) fan( )

  彩 数 方

  chai( ) su ( ) fang( )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

  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板书设计:

  在田字格中写“方、半、巴” 三个字。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