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7-08-03 02:23: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一

在小班教学中,如何设计出一堂优质的数学课程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等;

2. 教学素材:加法运算的例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加法符号“+”,并引导学生讨论加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 激发兴趣:通过小动物玩具的加法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加法运算的乐趣;

3.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加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探讨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相关练习题目;

6.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初步评估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在后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二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出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内容: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计数棒、数字图形等;

2. 教学素材:减法运算的例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计数棒,让学生认识减法符号“-”,并引导学生讨论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 激发兴趣:通过数字图形的减法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减法运算的乐趣;

3.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探讨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相关练习题目;

6.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初步评估学生对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在后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本次数学活动《花儿朵朵》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花”为载体,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圆点已有一定的经验,本活动设计“送”花、“买”花、“插”花等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5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并巩固5以内相等数量的物体匹配,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进行5以内数量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圆点数量“买”花、“插”花,进行5以内圆点数量与物体的匹配。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幼儿操作,正确进行5以内圆点与物体的相等数量匹配。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任务卡上的圆点及花盆上的圆点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场景布置:小熊花店;花盆(多余幼儿人数,花瓶上贴有1~5圆点);任务卡(卡上有不同数量的圆点);1~5圆点卡片;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春天到了,小熊开花店啦,幼儿进行5以内数量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情境设置:动物客人来买花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说出花的总数。

二、“买”花,进行5以内数量的物体匹配。

小熊花店的花那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来买花呢?

1.帮助幼儿读任务卡:

(1)任务卡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圆点?

(2)重点解读4、5个圆点的任务卡。

教师提出“买”花需要注意的地方,拿着花柄将花小心拿下来。

2.幼儿操作,根据圆点数量进行数量匹配。

3.集体验证:引导幼儿对花数量和任务卡中圆点数量进行比较。

4.根据圆点卡片将任务卡送回家。

三、“插”花,选择圆点数量和手中花朵数量相同的花盆进行插花,巩固5以内的数量关系。

1.教师出示5个示范花盆(花盆上标记有1~5圆点):

(1)花盆上有什么?圆点一样多吗?

(2)这些圆点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操作:选择和手中花朵数量相对应的花盆插花。

3.集体验证。

4.根据圆点卡片将花盆集中摆放,教师选择若干,集体验证。

四、活动结束: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漂亮的花盆完成啦。谢谢你们!

以“小熊开花店”的情境导入活动,迎合美丽的春天。

以“帮客人送花”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为后面的操作做铺垫。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任务卡的内容,和幼儿一起解读,加深理解,幼儿第一次进行圆点与物体的数量匹配,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关系。

通过“插花”、“花盆集中摆放”有趣的情境,再次操作,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圆点数量匹配。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学期末,园里开展了青年教师的“磨课”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活动要求,我设计了一节小班的数学活动,内容是复习14的点数。在设计活动时,考虑与前面两个数学教学活动(点数与计数)要求之间的衔接,把前面数学活动中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内容,在这次活动中加以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并且在设计新的数学活动时,也应该有复习旧知识技能方面的环节,但要求上要有所提高。吹泡泡是幼儿常喜欢玩的游戏,幼儿对吹泡泡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以“小熊吹泡泡”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在教具设计上,利用较为直观的教具,使幼儿直接感知,并通过事物的外部形象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等,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技能。

活动名称:小熊吹泡泡(复习14的点数)

活动目标:

1、复习14的点数,能说出总数。

2、能分类点数14的物品,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吹泡泡教学挂图1张;红、绿、黄、白泡泡各为1、2、3、4个;大、中、小泡泡各为2、3、4个;小盒子一个。

2、学具:记录表、记录笔、浆糊、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熊吹泡泡。

教师出示小熊吹泡泡的教学挂图,提问:

瞧,它是谁呀?(小熊)

小熊今天可高兴了,它在玩吹泡泡的游戏。我们看它是怎么吹泡泡的。

1、“噗!”教师出示1只红泡泡,提问:小熊吹了几只红泡泡?(1只,请个别幼儿回答)

我们一起伸出食指来数一数,“1”小熊一共吹出了1只红泡泡。

2、咦,小熊又开始吹泡泡啦!教师出示2只绿泡泡,提问:呀,这一次小熊吹出了几只绿泡泡?(2只,请几个幼儿回答)

食指伸出来,“1,2”小熊一共吹出了2只绿泡泡。(教师与幼儿一起点数)

3、吹泡泡真好玩呀!我们一起给小熊加油,请它多吹几只泡泡吧!

“小熊,加油!小熊,加油!”(教师与幼儿一起喊加油)

小熊吹出了4只白泡泡,它把泡泡藏在了老师的小盒子里,谁愿意帮忙找出来贴到黑板上?请一幼儿上前面操作。

我们看某某小朋友贴的对不对。教师伸出食指,“1、2、3、4”小熊一共吹出了4只白泡泡。

4、小熊又吹出了好几只泡泡,再请小朋友帮忙把泡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幼儿上前操作)

小熊又吹出了什么颜色的泡泡?(黄颜色的泡泡、黄泡泡)有几只啊?(3只)教师与幼儿小结:小熊一共吹出了3只黄泡泡。

5、小熊又吹出了许多的泡泡,有的泡泡很大很大了,有的泡泡非常非常小,还有的泡泡不大也不小。

教师出示大中小泡泡:看,最大的泡泡有几只?(2只)请你把他找出来,并贴到黑板上。(教师与幼儿小结)“1、2”一共有2只大泡泡。最小的泡泡在哪里?谁帮我把最小的泡泡找出来?数一数,有几只小泡泡?(3只)(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并点数)现在还剩下几只不大不小的泡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3、4”一共有4只不大不小的泡泡。

二、 帮小熊找泡泡。

小熊又吹啊吹,吹出了许多的泡泡,小泡泡飞到了我们的小盘子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泡泡都有哪些颜色。

这是什么颜色的泡泡?(黄泡泡)这只泡泡是什么颜色的?(红泡泡)那这只呢?(绿泡泡)

教师出示记录表:这张记录表有3行,最上面一行有什么啊?(标记、颜色标记)

这是什么颜色标记?{黄色标记}这个是什么标记?(红色标记)那这个呢?(绿色标记)

下面两行是空白的方框,小熊请小朋友把小泡泡贴到相应的颜色标记下面的方框里,黄色标记下面应该贴上什么颜色的泡泡?(黄泡泡)教师从盘子里取出2只黄泡泡贴到相应的方框里。红色标记下面应该贴什么颜色的泡泡呢?(红泡泡,幼儿一起回答)绿色标记下面呢?(幼儿一起回答:绿泡泡)

最下面的方框里小熊要请小朋友画和泡泡一样多的圆点。先来数一数,这里有几只黄泡泡?(2只)我们应该画几个圆点?(2个)

附记录表:

黄色标记

红色标记

绿色标记

教师提出要求:请幼儿搬小椅子回到座位上,每个小朋友都有1张记录表,一支笔,1盘小泡泡,拿到后就开始帮小熊找泡泡哦!

幼儿操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小熊吹泡泡。

小朋友做的都很棒,我们也来玩吹泡泡的游戏吧!

幼儿小手拉成大圆圈,教师提出要求:老师说吹几只泡泡,你们就几个小朋友手拉手变成一只小泡泡,看哪一组的泡泡吹的又大又圆。

教师提出口令:吹,吹,吹泡泡,吹成2个人的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3个人的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4个人的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2个人的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4个人的小泡泡。吹,吹,吹泡泡,吹成3个人的小泡泡。

教学反思:在第一个环节里,出示的教具简单明了,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而且教具又紧紧围绕着点数活动展开。在4、5两个分环节里,要求幼儿分类点数,比前面的点数要求有所提高。从而完成了预定的第一个目标,即复习14的点数,能说出总数。在第二个环节里,作业的由易到难,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环紧扣一环,步步深入。让第二个目标“能分类点数14的物品,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也顺利达成。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第三个预定目标在此环节也得以实现。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 篇五

]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