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优质3篇)

时间:2012-02-05 02:17: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案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时出现困难的情况。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运算。例如,让学生将两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分别相加,然后再将十位数相加。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过程,从而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活动来帮助学生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卡片游戏,让学生通过抽取卡片进行加法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购物时需要计算总价,而不进位加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得出结果。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教学策略和实例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这一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计算器等工具让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从而加深他们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个性化辅导。通过设置不同的难度和挑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应用。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购物、比赛等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大的帮助。

教案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篇三

教案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案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上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7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自主练习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那肯定喜欢到海边去玩。对吧?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它们?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天空中有多少海鸥?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沙滩上有多少只小螃蟹? 他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 他们捉的虾多还是螃蟹多? 螃蟹和虾一共捉了多少只?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 师:你能用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一共有多少只小虾?”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算法。 3、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发言,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  用竖式计算,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 、自主探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的算法。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的问题,那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螃蟹吗?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并将课本上的竖式填写完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法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小亮和洋洋搭积木,小亮搭了25块,洋洋搭了34块,你能 算出他俩一共搭了多少块积木吗?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帮助小壁虎。(自主练习第3题) 小朋友再动物医院了看见几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你能帮助他们接上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到展示台前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五、教后反思:
教案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