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优选3篇)

时间:2012-04-02 08:15: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掌握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河道变迁及相关的历史事件。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1. 黄河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2. 黄河的河道变迁及影响。

3. 黄河流域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黄河的美丽和重要性。

2. 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变迁的原因。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黄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实践:组织学生设计保护黄河的宣传海报或演讲,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黄河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2. 通过展示海报或演讲,评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提出的解决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深刻地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保护黄河和改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历史演变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掌握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文化遗产,了解黄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黄河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

1. 黄河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点。

2. 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文化遗产。

3. 黄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表达对黄河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和地理特点。

2. 学习:介绍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黄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3. 创作: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表达对黄河的情感和思考。

4.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对黄河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黄河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达,评价学生对黄河的理解和情感。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对黄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为保护黄河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 篇三

《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欣赏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2、音乐知识:a.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b.理解什么是合唱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保卫黄河》,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并对音乐家冼星海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设计此教学目的在于与初中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

  三、教学重难点

  1、欣赏《保卫黄河》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

  2、理解《保卫黄河》的三个层次。

  设计意图:设计此教学目的在于深层次理解音乐、理解合唱形式,通过音乐形式理解体会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引入新棵,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放课件(冼星海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代表作品,引入新课。

  3、理解“黄河”的象征意义,播放 歌曲《黄河颂》,展示课件:以黄河壮丽画面为背景,显示《黄河颂》的歌词(见课件)。

  意在:情感铺垫,让学生以黄河的伟大而自豪,通过音乐感染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4、简述日本的侵略中国的历史,教师演唱《黄水谣》。展示课件:日本侵略中国的悲惨画面。

  5、显示文字:但是,黄河的儿女呀,谁能象猪羊般的任人宰割,我们要抱着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意在: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仇恨,使学生爱恨交加,把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推向高潮。

  6、播放全曲《保卫黄河》,展示课件:《保卫黄河》的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对《保卫黄河》整体音乐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爱国热情,感受到抗日健儿气势磅礴、英勇豪迈、团结抗日的英雄形象。

  7、分段赏析。

  (1)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展示课件:齐唱——是合唱的一种形式,多人同时演唱一个旋律及一个声部。这部分音乐奋进激昂,反映了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的英勇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齐唱是合唱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音乐手段让我们感受到抗日军民团结抗战,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2)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展示课件:轮唱——是合唱的另一种形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声部按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个旋律,此起彼伏之感。这部分音乐似此起彼伏的黄河波浪,汹涌澎湃,反映了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随着合唱队员的不断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了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由广大的中国军民建立起的抗日力量逐渐壮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轮唱是合唱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这种音乐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军民抗日力量逐渐壮大。

  (3)播放第三部分,播放音乐从间奏到结尾

  展示课件:间奏与齐唱,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乐队的整齐演奏,以及音调升高等音乐手段的运用,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民兵、游击队、正规军等多兵种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同样的旋律,力度的加强、速度的加快、乐队的加入,同样是齐唱,但音乐形象的变化,通过音乐形象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抗日军民万众一心,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8、复听:《保卫黄河》

  课件:歌曲主旨意图:抗日救国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合唱中齐唱、轮唱的理解,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黄河,

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五、课堂小结

  展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家乡,保卫我们祖国,现在我们更应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才无愧于炎黄子孙。

  设计意图:感情升华感染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

《保卫黄河》的教案设计(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