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石榴》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7-02-05 05:43: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课文《石榴》教案 篇一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石榴》这篇课文

《石榴》是一篇让人感到深有感触的散文,通过对石榴树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深情厚谊。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篇课文。

首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分享自己对文中父子情感的理解。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父亲为何要种石榴树?石榴树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中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另外,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探讨。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石榴》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写一篇对话,模拟文中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石榴》这篇课文,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希望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文学的魅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课文《石榴》教案 篇二

如何通过《石榴》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石榴》这篇课文通过对石榴树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他们更加细腻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首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父子情感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读完这篇课文后的心情变化,或者分享自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分享,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力量。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文中父子之间的对话或情感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并通过表演来理解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可以播放一些与石榴、父子情感相关的音乐,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

最后,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受文学作品。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角落去观察一棵树,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这棵树的生命力和情感,从中体会到石榴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通过实地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石榴》这篇课文,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希望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真正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感动。

课文《石榴》教案 篇三

课文《石榴》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敏锐的语感

  3、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喜爱向往的感情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同学们猜两个谜语(课件展示2),从而引出《石榴》话题:同学们见过石榴吗?了解石榴的特征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石榴》。版出课题:石榴郭沫若(展示课件3、4)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课件展示5)

  三、学生经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指名学生先读音,师生再纠正。(课件展示6)

  四、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分析下面问题:

  1、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课件展示7)

  2、作者是怎样引出课题的。学生齐读第一段。(课件展示7)

  3、作者以怎样的顺序描画石榴。(课件展示7)

  4、观看课件画面,结合课文,学生画出表现其特点的语句,进一步体会石榴枝叶、花朵、果实的特点,欣赏石榴的风姿,回味它那酸甜的味道。(课件8)

  <1>枝叶:奇崛而不枯癠,清新而不柔媚。(风度兼备,兼长去短)、(完美)——(外形美)(课件9、10)

  (1)色彩:深红色、陆丽、华贵

  (2)个性:对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

  (3)变化形态:逐渐翻红整裂为四瓣、形态匀称,像玛瑙花瓶(课件11)

  <3>果实:

  (1)样子:破口大笑

  (2)形色:透明的皓齿

  (3)色彩变化:红——黄——绣彩

  (4)形态变化:安普剌——金罍(课件12、13)

  5、总结上文结构(课件14)

  6、齐读最后一段,共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重点词语“特别”

  五、解读探究

  作者描画的石榴美丽、清逸,令人叹为观止,作者为什么这么描写?学生思考:

  1、作者对夏天、对石榴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课件15)

  2、作者为什么把花比作夏季的心脏?(课件16)

  3、这个比喻的表达作用是什么?(课件16)

  4、在后面,作者又为什么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有什么作用?(课件17)

  5、夏天的石榴、夏天的心脏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17)

  6、学生找出作者在文中哪句话写出夏天的特点?有什么特点?学生共同体会。(课件18)

  7、联系背景、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讨论、思考、回答。老师总结归纳。)(课件19、20)

  六、总结归纳

  文章中心:作者通过对石榴外形特点和内在品格的描写,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课件21)

  七、作业:

  1、摘录语句朗读。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描绘你最喜欢的一种花。(不少于100字)(课件22)

课文《石榴》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