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同》优秀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1-03-01 07:27: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使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中,一种常见的教学资源就是“找不同”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下面就介绍一个优秀的“找不同”教案。

教案名称:找不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两幅图画,找出两幅图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步骤:

1.老师出示两幅相似但有细微不同的图画给学生观看。

2.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两幅图,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找出所有的不同之处。

4.学生将自己找到的不同之处逐一回答出来,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教学评估:

1.观察力和注意力:学生能否快速而准确地找出图画之间的不同之处。

2.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找出不同之处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思考。

3.知识积累和理解: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后,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通过这个“找不同”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同时,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二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找不同”游戏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下面就介绍一个优秀的“找不同”教案,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教案名称:找不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4.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两幅图画,找出两幅图之间的不同之处,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步骤:

1.老师出示两幅相似但有细微不同的图画给学生观看。

2.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两幅图,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找出所有的不同之处。

4.学生将自己找到的不同之处逐一回答出来,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5.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总结两幅图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评估:

1.观察力和注意力:学生能否快速而准确地找出图画之间的不同之处。

2.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找出不同之处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思考。

3.知识积累和理解: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后,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4.综合能力:学生能否通过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两幅图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这个“找不同”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使他们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展示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活动过程: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1)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

  2、能够寻找并发现两幅图中四处不同的地方。

  3、激发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个相同的玩偶,适合幼儿操作的饰品。

  2、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实物找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教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想看看他们是谁吗?

  【揭帘】

  教师:你们认识它吗!快和他们打招呼吧!(引导幼儿有礼貌的问好。

  2、语言表述教师:看他们打扮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从上到下仔细看看?(引导幼儿说出四处不同之处。)

  3、幼儿打扮玩偶,小朋友猜教师:现在娃娃想让咱们小朋友重新帮她打扮一下自己,一会再和小朋友们玩,谁愿意帮助他?请举手。

  (辅助老师领两个小朋友在幕布后打扮娃娃,老师与其他小朋友做律动游戏等待。)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被小朋友打扮后的娃娃哪不一样。

  二、图片中找不同(演示课件)

  教师:小朋友们能在娃娃身上找到不一样的地方,那老师带来一幅图画请小朋友找一找,看看他们哪不一样?继续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三、设计创造不同教师:刚才我们学会找不同了,老师还会画不同?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画一个解释一个】

  现在老师在图片上画了几处不同?(四处)哦,这样的四处使两幅图画看起来不一样了真有趣。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画?

  要求:

  1、要画出四处不同。

  2、画好之后要数一数是四处吗?(幼儿画完展示作品并互相找一找不同的地方。)

  总结:今天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的不一样的东西,一会我们把我们画的不同给其他的小朋友看看,考考他们能不能找出不同来,好吗?

《找不同》优秀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一定的思维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关于夏天的水果图片(包含2种不同的特征)

  2、算式题的卡片:8十1=9 、9—1=8、1十8=9、9—8=1、7十2=9 、9—2=7 2十7=9、9—7=2。

  3、《主题数学》练习p16—17页。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出示图片。

  请幼儿找不同:有哪些夏天的水果呢?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看这些水果图片,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8十1=9 9—1=81十8=9 9—8=17十2=9 9—2=7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

  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请你找出他们的不同,并列出算式题目。《幼儿学数学》p16——17。

  延伸游戏:

  造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9个人数的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找不同》优秀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