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3-06-01 02:41: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小蝌蚪找妈妈》这首儿歌;

2. 能够通过表演、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能够引导孩子们关注动物、爱护自然。

二、教学重点:

1. 背诵《小蝌蚪找妈妈》这首儿歌;

2. 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小蝌蚪找妈妈》这首儿歌的歌词;

2. 小蝌蚪、青蛙和其他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3. 准备亲子游戏的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听一遍歌曲,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歌词:教师向孩子们逐句教唱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曲内容。

3. 表演练习:让孩子们分组,模仿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进行表演。

4. 亲子游戏: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妈妈”,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5. 结束: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儿歌,还能够通过表演和游戏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动物、爱护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小蝌蚪找妈妈 篇二

教案名称: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小蝌蚪、青蛙等动物;

2. 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能够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们关注环保和爱护动物。

二、教学重点:

1. 通过游戏引导孩子认识小蝌蚪、青蛙等动物;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小蝌蚪、青蛙等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游戏介绍:向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让他们了解游戏内容。

2. 游戏进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游戏,通过观察、合作等方式找到“妈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3. 游戏总结:结束游戏后,让孩子们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4. 环保教育: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孩子们关注环保和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能够通过游戏认识小蝌蚪、青蛙等动物,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通过游戏引导他们关注环保和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 篇三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