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14-05-05 07:25: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一

近似数是指用一个数或一组数来代替精确数值的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近似数的情况,比如测量长度、重量、时间等。因此,学会如何进行近似数的计算,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似数的定义和意义。

2. 能够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近似数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数解决问题。

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实物等。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练习册等。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近似数的定义和意义,以及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近似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二

近似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似数,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

1. 近似数的定义和意义。

2. 近似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 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手段:

1. 利用教学PPT、教学实物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介绍近似数的定义和意义。

2. 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课外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近似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三

  课题:

  近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近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近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近似数不同?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近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三、巩固应用

  1、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把1.463保留整数、把1.463保留一位小数和把1.463保留两位小数这三种说法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

  3、小华的体重保留整数是45千克,他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中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简洁,但也照顾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课后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的指导者。本节的教学我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而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探索,实现高效率学习。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1)出示: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江阴市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男性(人)女性(人)

  970889484204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级,它们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请你自学书P96页下方的一段话。

  交流,老师解释。

  例如484204通过分级,我们知道大约有四十几万,然后看万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书48000048万)

  同样,486685怎样取近似数?学生说,老师板书。

  970889呢?自己坐在作业本上。注意格式。

  3、以万或亿作单位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由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2)出示:283000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

  (3)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7页的想想做做,师指名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在班级里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近似数。

  705385199432089775

  2、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34000000020680000000980000000

  七、课堂作业

  完成相应的《三级训练》。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材P77—P80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4、5、6

  三、课堂作业P808、9

  四、课后任务P807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