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6-04-01 07:31: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主题:认识数字0-10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10,掌握数字的读写。

2. 能够将数字0-10进行排序。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字0-10。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10。

2. 数字拼图。

3. 数字练习册。

4. 数学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

2. 学习数字0-10的读写,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跟读。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拼图活动,操练数字的顺序。

4. 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练习。

5. 游戏:进行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等,加深对数字0-10的记忆和理解。

6. 结束: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字0-10,能够正确读写这些数字,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和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物、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主题:认识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1. 加法和减法的示例题目。

2. 计算器。

3. 数学练习册。

4. 数学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如2+3=、5-1=等。

4. 拓展: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如7+2=、8-4=等。

5. 游戏: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6. 结束: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加减法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数数

  1、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2、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4、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

  2、我换牙了——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理解而不觉的枯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

  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

  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

  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

  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出示课题:小猫钓鱼)

  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

  1、在动中学,理解“0”。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钓鱼比赛。

  (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

  (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究竟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

  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1)、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2)、指导观察直尺。

  ①、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四、“0”的书写。

  1、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

  5、写一写。

  (1)、学生尝试写。

  (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五、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上台展示)

  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

  (3)说一说。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

  4、开放题。

  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说明:在说几和第几时,要启发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描述。在课末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既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思。

  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教学准备:

例题挂图,小棒。

  设计思路:

本课是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个。

  ◇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

  (3)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出“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红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红花”的结论。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红花。

  (5)再让一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

  2、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

  (1)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我比你少几本书,就是求你比我多几本,或你我相差几本。)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

  谁能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3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这两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