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经典6篇)

时间:2018-09-09 02:37: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一:传统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家乡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家庭最喜欢的节日。这个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家乡的独特魅力。

在春节期间,我家乡的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贴春联和挂灯笼。贴春联是一项非常庄重的仪式,人们会在自己的门口贴上吉祥的对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而挂灯笼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挂上五彩缤纷的灯笼,将整个村庄装点得如梦似幻。

除了贴春联和挂灯笼,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民俗活动。比如,我们会在大街上举行盛大的舞狮表演。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被认为能驱邪避祸、招财纳福。当舞狮表演开始时,人们会围上一圈,敲锣打鼓,欢呼雀跃。舞狮队员身着狮子装扮,跳跃、翻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拜年和放鞭炮等传统活动。拜年是人们互相祝贺新年快乐的方式,长辈会给晚辈们红包,孩子们也会给父母和长辈们拜年。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纳福的,它的声音可以驱走一年的厄运,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喜悦。

春节期间,我的家乡充满了热闹和喜庆的氛围。人们穿着新衣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度欢乐时光。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食。此外,我们还会打扫房屋,以清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家乡的春节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年味,更重要的是,它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代表了家乡人民的团结和勤劳。我非常骄傲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情和独特魅力的地方。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二:传统的婚礼习俗

在我家乡,婚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有着独特的民俗习惯,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喜庆氛围和家乡的独特风情。

在我家乡,婚礼通常会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过大门”。新娘在嫁入新家之前,要先经历一系列的仪式。她要穿着嫁衣,由父母和亲人陪同,步行前往新郎家。在新郎家门口,会有一块大红地毯,象征着新娘步入新家的重要时刻。新娘要踩着红地毯,由新郎的父母或长辈迎接入座,这个过程象征着新娘与新郎家庭的融合和共同生活的开始。

接下来是“敬茶”。在新娘入座之后,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孝心和感谢之情。这个环节非常庄重,新娘和新郎要跪地敬茶,父母则坐在椅子上接受敬茶。通过这个仪式,新人向父母表达了对他们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最后是“喜宴”。在家乡的婚礼中,喜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新人会邀请亲朋好友和亲戚们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喜宴通常会在酒店或者宴会厅举行,菜品丰盛,宾客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在喜宴上,还会有一些娱乐节目,比如舞蹈、歌唱和相声等,让大家欢乐共度。

除了以上的环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婚礼习俗。比如,新娘会穿上嫁衣,新郎要穿上喜服,以示喜庆和庄重。新人还会互赠红包,象征着对彼此的祝福和支持。此外,还有一些象征吉祥和幸福的习俗,比如新婚夫妻回到新家后,要敲锣打鼓、放鞭炮,以驱赶霉运,迎接新的生活。

婚礼是我家乡最重要的民俗之一,它代表了家乡人民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和关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乡的人们会用独特的方式庆祝,让新人感受到浓厚的喜庆氛围和家乡的温暖。我非常骄傲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三

  按照家乡过年的习俗,春节在正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将大白云豆提前泡在水盆里;把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再去掉绿色芯。到了第二天,豆子就变得又圆又大了。熬粥时把白云豆先下入煮20分钟。,然后再放些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饭豆和栗子。这不是粥,仿佛是在展示一年的收成。

  这之后,街上便有小贩摆摊卖东西了,各种蔬菜,各式各样的玩具,颜色各异的衣服和形状大小都不同的各色爆竹、烟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似乎就是春节的前奏。在这一天,全家上下都要打扫房子。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大街上也挂起了红灯笼。按照姥姥的话说,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要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这一天,还要守岁,除了比较小的孩子,人们都是彻夜不眠。

  现在的除夕,人们一般都在家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结束后,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到来了。这时各家都燃放起了烟花、爆竹。整个小镇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之中了。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早上,整个小镇都显得格外宁静。到了中午,人们就开始相继走访拜年了。拜年一般从家里先开始。初一的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一些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也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姥姥总是大年夜将屋子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妈们要“送穷”,听她们说:“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元宵刚一上市,就被人们抢购一空。春节的热浪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春节虽然很热闹,却没有月亮,在元宵节的这天晚上,月亮像一轮月盘,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朴实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红火而美丽。吃过团圆饭后,大家便一起出去赏灯,大街上的灯各式各样,漂亮极了。

  转瞬间,已到正月十六,春节也在这一天结束了。大人们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学了。家乡的春节虽不是过得那么繁华、气派。但却使久别的家人重逢到了一起,老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孩子的心里乐开了一朵朵幸福、快乐的花!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四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五

  我的爸爸、妈妈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家乡的习俗也不同,那就给你们说一说家乡的习俗吧!

  我妈妈的家乡风俗—春节,在春节来临前一个月大家都在不可开交的忙碌着,有的烤腊肠、腊肉,有的买对联,有的买新衣,还有的买鞭炮…

  正是过年了,三十初一,全家人包汤圆、吃年饭、看春晚,一到初一的一大早,就有人拜年、拿红包。

  我爸爸的风俗—端午节,端午节和春节一样热闹,在一个月前就可以看到赛龙舟的人们在忙碌的练习。到五月初五,很多人都会来看龙舟。端午节除了赛龙舟,还有人会吃荔枝、龙眼、美味的粽子。龙舟比赛一直到下午二点多才结束哩。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那你的呢!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六

  清明节到了,我很想念您——外婆!这只是一个借口,不是清明节,我依然想念您!

  虽然我今天无法赶到外婆的坟前,但是我知道外婆一定是最开心的,因为在今天我们很多亲人都特别的想念您。

  我三月份回家参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寿,去给外婆扫墓,插亲。感触很深。

  很多时候,我们做晚辈的都是感受不到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有时候或许还觉得他们多滤了。随着我慢慢长大,知道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从小我最喜欢外婆,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里是个很平常的人。她对我特别的好,有什么吃的总是留着,等我周末从枝江赶到那里吃,记得有几次我很小的时候,她偷偷给我吃东西,其实吃到的东西已经坏掉了,我不懂,吃完了就拉肚子,妈妈还会怪她!不可否认,外婆很偏心,她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我一个外孙。按道理说应该喜欢的是孙子啊,可是她从小就特别疼爱我,常常也会引起妈妈的话语。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父母协商要离婚,问我跟着谁?我当时很迷茫,我说我想跟着我外婆过日子,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就算世界上的人都离弃了我,我的外婆不会!虽然最后没有如愿,但是我还是在心中有个想法,等我安家了,把外婆接过来跟着我住!结果还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外婆被查出来是癌晚期,我悲痛欲决!

  总是等到我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失去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曾经答应外婆要陪她坐飞机去上海玩的@!

  我亲爱的外婆,您在天堂还好么?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