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精选3篇)

时间:2019-02-05 08:29: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篇一

标题: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审美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大班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曲目,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与美妙。本篇教案将以《摇篮曲》为例,介绍如何在大班中进行音乐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幼儿的听音辨音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摇篮曲》的录音;

2. 摇篮道具:摇篮、娃娃等;

3. 布置教室环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摇篮曲》,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静、柔和的旋律。

2. 听音辨音: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聆听并辨认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

3. 观察摇篮道具:教师展示摇篮和娃娃等道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摇篮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4. 模仿摇篮动作:教师示范摇篮的摇动动作,引导幼儿模仿,体验摇篮的轻柔摇动,感受摇篮曲的舒适与安心。

5. 制作摇篮:教师引导幼儿用纸板和彩纸等材料制作摇篮,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一起制作摇篮,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7. 表演与欣赏:每个小组完成摇篮制作后,让幼儿用摇篮演示摇动动作,同时播放音乐《摇篮曲》,让幼儿欣赏自己制作的摇篮与音乐的结合。

8.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询问幼儿对音乐《摇篮曲》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

1. 继续欣赏其他摇篮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摇篮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摇篮曲的安静与温馨,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制作摇篮和集体合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集体意识。

篇二

标题: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引言:

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大班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曲目,通过音乐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本篇教案将以《摇篮曲》为例,介绍如何在大班中进行音乐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幼儿的听音辨音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摇篮曲》的录音;

2. 图片或实物摇篮、娃娃等;

3. 布置教室环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摇篮曲》,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静、舒缓的旋律。

2. 听音辨音: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聆听并辨认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

3. 观察摇篮:教师向幼儿展示摇篮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摇篮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4. 想象摇篮曲故事: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想象摇篮曲中的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绘画表达:教师提供纸张和绘画工具,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摇篮曲的理解与感受。

6. 分享与欣赏:教师让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播放音乐《摇篮曲》,让幼儿欣赏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7.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询问幼儿对音乐《摇篮曲》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延伸:

1. 继续欣赏其他摇篮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摇篮曲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音乐和绘画的结合中感受到摇篮曲的美好与温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分享与欣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音乐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篇三

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

分段欣赏〈摇篮曲〉

  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

  1。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八)补充加深活动

  1)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幼儿园大班音乐《摇篮曲》教案(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