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筒》幼儿中班说课稿【最新3篇】

时间:2012-08-08 07:32: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传声筒》幼儿中班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简介

本节课的教材为《传声筒》,适用于幼儿中班,是一本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为目的的教材。通过故事情节和互动游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通过故事情节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 社交目标:通过互动游戏的实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三、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主题图片,引发幼儿对话题的兴趣。

2. 故事情节讲解:通过幼儿故事书的展示,讲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进行情节预测。

3. 故事表演:教师进行故事表演,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感受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感受。

5. 互动游戏:设置互动游戏环节,通过传声筒游戏的实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6. 课堂总结:通过小结,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五、教学辅助教具

1. 故事主题图片

2. 幼儿故事书

3. 角色扮演道具

4. 互动游戏道具

六、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故事表演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观察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中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故事表演环节中,部分幼儿的表演能力还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幼儿的表演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将设计更多的互动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相信我的教学会越来越好。

《传声筒》幼儿中班说课稿 篇三

《传声筒》幼儿中班说课稿

  一、说教材

  1、目标定位:

  A、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B、引导幼儿认识小问号"?",并愿意和小问号做朋友。

  C、幼儿通过操作,感知从空心纸筒传出的声音与实心纸筒的声音不一样。

  2、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到两种纸筒传出的声音不同。

  3、活动难点:

  在体会到不一样的基础上,能比较出声音的清晰、模糊、并能自己找出答案(为什么不同?)

  4、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纸筒(空心、实心),小问号卡片一张。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放手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发现,不事先做示范,不直接告诉他们结果。为什么外观一样的.纸筒传声的效果不同?答案是幼儿在玩中寻找出来的。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次活动预设了四次操作机会:

  第一次:全部是实心筒,引起幼儿兴趣,进行观察。

  第二次:少数几根实心筒,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第三次:全部是实心筒,进行观察,回忆比较。

  第四次:空心、实心筒,操作、比较不同。

  2、交流讨论法: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中心问题"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与没有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幼儿进行讨论。

  3、赏识激励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三、说学法

  1、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皮肤、听觉及多种活动感知纸筒的不同。

  2、比较法:每名幼儿通过人手一份的空心、实心筒的操作,比较声音传出的不同。(清晰、模糊)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

  第二个环节:自由探索。

  第三个环节:发现问题,认识"?"小问号符号。

  第四个环节:引发探索。

  第五个环节:有所发现,鼓励参与。

《传声筒》幼儿中班说课稿【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