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彩6篇】

时间:2015-09-01 02:15: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字母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书写26个英文字母。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书写0-100的数字。

3. 培养学生对基本颜色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辨认红、黄、蓝、绿、黑、白、橙、紫、粉红等颜色。

4.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指令和日常用语,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理解简单的短文。

6.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

1. 字母和数字:26个英文字母的认读和书写,0-100的数字的认知和书写。

2. 颜色:红、黄、蓝、绿、黑、白、橙、紫、粉红等基本颜色的识别和辨认。

3. 口语表达:日常用语的学习,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

4. 听力训练:听懂简单的英语指令和日常用语。

5. 阅读理解:阅读简单的英语单词、句子和短文,理解其意思。

6. 写作训练: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字母和数字的认读和书写,基本颜色的识别和辨认。

2. 教学难点: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字母和数字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的练习,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

3.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

2. 培养学生对基本词汇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日常用语。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汉语指令和问答。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汉字和句子,理解简单的短文。

5.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

1. 汉字:一些常见的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2. 词汇:日常用语的学习,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

3. 口语表达:简单的汉语指令和问答。

4. 听力训练:听懂简单的汉语指令和问答。

5. 阅读理解:阅读简单的汉字和句子,理解其意思。

6. 写作训练:用简单的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基本词汇的认知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检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的练习,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

3.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九课。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欣赏《冬日戏婴图》

  第二周 《画自己》 长呀长

  第三周 太阳

  第四周 漂亮的瓶子

  第五周 洗澡

  第六周 船

  第七周 手形的联想

  第八周 狮子大王

  第九周 可爱的动物

  第十周 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第十一周 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周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第十三周 我们身边的线条

  第十四周 下雨了

  第十五周 童话城堡

  第十六周 钓鱼

  第十七周 好吃的水果

  第十八周 伙伴

  第十九周 花的世界

  备注:课程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0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春天 2课时

  第二单元:放牧 2课时

  第三单元:手拉手 3课时

  第四单元:长鼻子 2课时

  第五单元:跳起舞 2课时

  第六单元:咯咯哒 2课时

  第七单元:大海的歌 3课时

  第八单元:幸福生活 4课时

  第九单元:巧巧手 3课时

  第十单元:汪汪与咪咪 2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这些作品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二、总的目标及要求

  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1)在音乐的听觉比一(2)班要稍微好一些。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四、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及主要内容

  第1、2周: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3、4周: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第5、6周: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

  第7、8周:第四单元音乐故事会

  第9、10周:第五单元跳吧,跳吧

  第11、12周:第六单元童谣说唱

  第13、14周:第七单元星空

  第15、16周:第八单元夏天的池塘

  第17周:复习所有歌曲及欣赏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绘画能力较幼儿园也有了较大提高,是迅速提高艺术能力的好时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已基本了解并适应,对一些绘画构图着色,手工剪贴制作的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够完成较完整的作品,在创新思维上,一些学生能对事物发散思维,有些想法还非常独到,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认识感受能力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课题为基础,其中包括绘画、画、拼、剪、贴、彩泥等,在内容方面,题材显得更为丰富和多彩,有平时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较新颖的,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利。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画基础知识,学习绘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概念、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术的兴趣,学会感受身边的事物及美感,完善人格。

  4、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5、继续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