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6篇)

时间:2013-04-05 04:10: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导入环节:

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乌鸦喝水的话题。

2. 向学生提问:乌鸦是怎么喝水的?你们有没有见过乌鸦喝水?

教学内容:

1. 向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乌鸦喝水的方式。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乌鸦喝水的方式,并记录下来。

实践活动:

1. 分发纸杯和吸管给学生,让他们模仿乌鸦喝水的方式。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和记录各组成员的喝水方式。

展示和总结:

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喝水方式,并进行总结。

2. 教师总结:乌鸦用喙喝水,我们用嘴巴喝水。乌鸦用喙把水吸到嘴巴里,我们可以用吸管来辅助喝水。

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分发有关乌鸦喝水的绘本,让他们自由阅读。

2. 学生自由绘制乌鸦喝水的场景,并写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收集学生的绘本和绘画作品,评价学生对乌鸦喝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导入环节:

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乌鸦喝水的话题。

2. 向学生提问:乌鸦是怎么喝水的?你们有没有见过乌鸦喝水?

教学内容:

1. 向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乌鸦喝水的方式。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乌鸦喝水的方式,并记录下来。

实践活动:

1. 分发纸杯和吸管给学生,让他们模仿乌鸦喝水的方式。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和记录各组成员的喝水方式。

展示和总结:

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喝水方式,并进行总结。

2. 教师总结:乌鸦用喙喝水,我们用嘴巴喝水。乌鸦用喙把水吸到嘴巴里,我们可以用吸管来辅助喝水。

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分发有关乌鸦喝水的绘本,让他们自由阅读。

2. 学生自由绘制乌鸦喝水的场景,并写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收集学生的绘本和绘画作品,评价学生对乌鸦喝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hē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xǔbàn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二、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作业:

  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准备默写生字词。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四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九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本篇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可是瓶子只有半瓶水,瓶口太小,乌鸦喝不到水。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它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放,水面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说明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精心创设实践活动,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利用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具有初步的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在读中体会课文内容,通过实验让他们学会合作,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上节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 “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 ——喝着水了”这一系列过程,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2. 通过学习能用“渐渐”说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体会乌鸦的心理变化。

  2.能用“渐渐”造句。

  【课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乌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在乌鸦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但是只有通过乌鸦测试的小朋友乌鸦才告诉他,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了。

  2.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可是、寻找(指名读、齐读)

  3.回顾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表演第一段内容。

  设计意图: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开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边想出来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想出了办法,乌鸦心里可高兴了,一起把第三自然段读读吧!

  2.指名读。划出想出的办法的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3. 说话练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渐渐”来描述?

  如:天气渐渐热了。小树渐渐高了。我渐渐长大了。……

  师:瓶子里的水一点一点渐渐地升高了,乌鸦终于喝到水了,真开心!(齐读这一段)

  4.分小组做实验。

  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及动画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三、拓展思维:

  1.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板书: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

  3.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迷路、学习问题等)我们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和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迷路、学习问题等)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既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四、回顾课文。

  一只乌鸦_____了,到处______。乌鸦看见______ ,瓶子里______。可是,瓶子里____,瓶口又___,乌鸦_____。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___________,想出____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___,乌鸦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听故事。

  《聪明的乌鸦》《狐狸和乌鸦》

  设计意图: 提高人文素质,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六、作业: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抄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口渴→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到水

  (聪明、有恒心、坚持)

  设计意图: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设计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体现文章的思路,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感悟到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会写“只、石、多、出、见”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文章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体会乌鸦喝不到水的焦急和喝到水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小谜语:身黑似木炭,腰插两把扇,往前走一步,就得扇一扇。大家猜猜这是个什么动物?(谜底:乌鸦)大家真聪明,一下就答对了,那大家看看这幅图(出示PPT)仔细看看小乌鸦在干什么呢?(乌鸦在喝水)

  2、 师:太棒了,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啊,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乌鸦喝水》(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3、 师:诶,老师刚刚在写板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乌鸦的乌字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特别像,谁能想起来,是哪个字?(鸟)非常好,那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我们要怎样区分鸟和乌呢?(鸟比乌多一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找同学来认一认从文章中找出的词组

  2、 从词语中找出单个生字,带拼音读一读

  3、 去掉拼音读一读(开火车读,同桌比赛读)

  4、 师:在这些生字里面,老师发现了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宝宝,有谁认识它?(反文旁)谁能说出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生字,就是这个偏旁部首?(放、数)反文旁有个好兄弟,他们的名字很像,小朋友们特别容易弄混,他是谁?(折文)区别反文旁和折文

  三、再读课文

  1、 学生标自然段,找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我问你答:为什么乌鸦要找水喝?(口渴)

  3、 那它找到水了吗?(找到了,在瓶子里有水)

  4、 找到水了为什么喝不到呢?(水不多,瓶口小)

  5、 喝不到水,乌鸦放弃了吗?(没有,它在想办法)

  6、 想出办法来了吗?(小石子一颗颗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7、 同学们真棒,每个问题都答得很好,那谁可以试着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四、看一看、写一写

  1、 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要学写的五个生字,观察完说一说写的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2、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拿起你的铅笔,在书上描一描,再试着写一写

  五、小结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准课文的字音,读通句子。

  教、具:

乌鸦的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讲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生答:乌鸦)

  师:对,这只可爱的小鸟的名字就叫"乌鸦"。

  2、师:大家在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大屏幕出示"乌鸦")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教给其他同学认识。(会读同学领着全体同学读)

  3、识记生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这两个字,能不能想办法记住他们。记字(指名说)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鸟――乌牙+鸟=鸦)

  4、谁能很有礼貌的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

  5、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现在老师就请我的电脑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播放动画)

  6、你觉得故事怎么样?你还想听吗?可是故事已经将完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小故事就是语文书上的第十九课的内容。只要你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学好了,你也能向我的电脑朋友一样,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问问你的同桌或小组同学。

  (2)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

  师:你们读的可真认真,谁愿意到前边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老师想多给同学们几次机会,你们觉得怎么读比较合理呢?(分自然段读)

  (生读)适当的评价

  3、识字

  师:细心的同学你发现屏幕上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字的颜色不一样,不同颜色的字是生字)

  学生读字(把这些字读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读词(大屏幕出示这些字所在的词:乌鸦喝水口渴瓶子办法渐渐)

  小组合作: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汇报:(1)去掉音节读课文

  (2)换语境读课文。

  4、写字

  ⑴、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应该怎样写,每一笔占什么位置。

  ⑵、书空

  ⑶、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⑷、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

  师:没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的。

  1、现在老师想让你们再课文读一读。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我们这一次读课文除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外还应该怎么读呢?(生答:读出感情)(自由读)

  2、觉自己读的怎么样了?是按你们自己说的要求那样做了吗?

  3、小组分自然段比赛读一读。

  4、学生评一评,哪组读的最好,好在哪?

  5、再读课文,按照读好的小组那样读

  四、总、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乌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学乌鸦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_______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2)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喝——喝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懂课文内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小口瓶红线小石子)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2、复习生字。

  3、出示课题。

  二、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1)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2)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a、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b、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五、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小学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