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优秀3篇】

时间:2016-01-04 09:17: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脚丫》剧本。

2. 音乐播放器。

3. 彩色纸、彩笔、彩色胶带等美术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制作一个小脚丫的立体图案,挂在教室门口。

2. 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图案,询问他们对小脚丫的印象和想象。

二、表演与讨论(15分钟)

1. 老师表演《小脚丫》剧本,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剧情。

2. 在表演结束后,与幼儿一起讨论剧情、角色和情感。

三、创作活动(20分钟)

1. 提供彩色纸、彩笔、彩色胶带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小脚丫。

2. 鼓励幼儿在小脚丫上绘画、贴纸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让每个幼儿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脚丫,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情。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幼儿说说自己对《小脚丫》的理解和感受。

2.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家继续制作小脚丫,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2. 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小脚丫的形象进行绘画和表达。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脚丫》绘本。

2. 彩色纸、剪刀、彩色胶带等美术制作材料。

3. 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方块、圆柱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点。

2. 引导幼儿联想小脚丫的形象,询问他们对小脚丫的印象和想象。

二、绘本欣赏(10分钟)

1. 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脚丫》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绘本中的故事和图画。

2. 询问幼儿对绘本中的小脚丫和其他角色的感受和想法。

三、创作活动(20分钟)

1. 提供彩色纸、剪刀、彩色胶带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小脚丫的立体图案。

2.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拼贴,创造出独特的小脚丫形象。

四、合作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幼儿扮演小脚丫。

2. 其他小组成员通过模仿小脚丫的动作和表情,来猜测小脚丫的情感和意图。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脚丫和合作游戏的表演。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幼儿说说自己对《小脚丫》的理解和感受。

2.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合作和创造。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家继续制作小脚丫的立体图案,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 篇三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范文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展示的课程是幼儿园《小脚丫》,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户外踢球的时候,常常听见几个孩子讨论到各自小脚的本领,如“我踢的球很远”“我的脚本领大,会骑自行车”“你看,我还会用脚尖走路呢”。。。。。孩子们对脚的兴趣十分浓厚。由此,一方面我结合《指南》中“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展开活动”的指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活泼好奇、喜欢积极动用感官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设想通过《小脚丫》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对脚有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选材注意了情趣性、游戏性和幽默感,避免简单的说教和操作,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小脚丫的特点,也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的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本节课三个目标,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2、知道小脚丫的作用,懂得保护脚。3、发展脚部动作,体验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尝试有创造性地用小脚丫进行游戏并练习小脚抓(夹)东西。这时需要老师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提醒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抓、夹)把物品放到篮子里。锻炼小脚的肌肉力量和协调,同时鼓励幼儿用小脚丫来撕纸和夹球跳,锻炼小脚丫的灵活性、协调性。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使活动呈现出挑战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

  (三)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1、心理特点:本班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乐意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

  2、运动能力基础:本班孩子基本运动能力,在小班阶段已初步得到锻炼和发展,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于动作还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理解。

  (四)说活动准备:

  1.地毯、垫子、瓷砖若干,小树两棵。

  2.足球、小车、绳子、沙包、小棒若干,纸团30个,大灰狼头饰一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资料共享平台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范文》(https://)。”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提问法: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想象。

  2、自主尝试法;活动安排了三次尝试,第一次,分散练习尝试不同的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把物品放到篮子。第二次

尝试,着重练习一种方法(抓)懂得用自己的小脚丫来撕纸。第三次尝试,尝试双脚夹球向前跳。三次探索的活动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在对保护的要求上也逐层深入,体现了一节课中层层递进的要求。

  3、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分散练习,纠正部分幼儿不到位的姿势,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及时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加以鼓励。

  4、对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时候,教师通过邀请幼儿逐个示范,通过对比展示,让幼儿发现能干的小脚丫,使幼儿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二)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采用了以下学法。

  1、尝试法: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尝试有创造性地用小脚丫进行游戏,发展幼儿脚的小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健康活动“小脚丫”一定会对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将会永远让他们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学会了用小脚丫取物的方法,也会回忆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情景,从而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活动程序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活动目标,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热身运动:

  在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让幼儿在的音乐声中开始学做小脚操。使幼儿的小脚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为活动能够安全的开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尝试用小脚丫进行游戏。

  通过这环节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物品夹起,从中感到成功的乐趣。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活动:

  练习用小脚丫撕纸的方法,并双脚夹球跳。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尝试双脚夹球跳。整个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第四个环节是放松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走小路做放松运动(印脚印),教师在地板上铺上报纸,隔一段放一盆颜料,让幼儿小脚丫醮上颜料慢慢走在报纸上做放松运动。这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的小脚得放松,在前一系列的活动后,幼儿的小脚已得到一定的锻炼,这时在让幼儿小脚丫醮上颜料慢慢走在报纸上做放松运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发现、感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本次活动能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小脚丫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脚丫》说课稿【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