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家长会发言稿(优选6篇)

时间:2016-05-06 03:14: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很荣幸能在这次家长会上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陪伴的话题。

陪伴,是每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长则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正确地陪伴孩子,却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明确陪伴不等于溺爱。很多家长认为,给予孩子无限的关怀和宠爱,就是最好的陪伴方式。然而,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变得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手,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其次,我们要注重情感上的陪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知识上的陪伴。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迅速,孩子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作为家长,我们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学习,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琐事和家务可能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我们要记得,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是我们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饭、做家务,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爱。

亲爱的家长们,陪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中茁壮成长。谢谢大家!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很高兴能在这次家长会上与大家分享关于陪伴的话题。

陪伴,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一种力量。然而,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常常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因此,我想借这次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首先,我们要重视陪伴的时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往往忽略了陪伴孩子的时间。然而,无论多忙,我们都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这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也可以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

其次,我们要重视陪伴的方式。陪伴不仅仅是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看电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阅读,一起探索新的事物,让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同时,我们要注重情感上的陪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安慰。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都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爱。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知识上的陪伴。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迅速,孩子们需要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学习,教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在学习中,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亲爱的家长们,陪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陪伴孩子,给予他们爱和关怀,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中茁壮成长。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三

  我们家的孩子叫某某,虽然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但却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岁零五个月把他送进早教中心,三岁进入市实验幼儿园,四岁的时候,给他报了英语班,舞蹈班,围棋班,珠心算班,但是,从四岁学到六岁,无论是英语,舞蹈,珠心算还是围棋,却几乎什么也没有学会,因为我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我们的学生都是年龄很小,四五岁的聋哑儿童和轻度弱智儿童,我们把聋儿教的都会读书,会认字,会写字,而自己的儿子一直送最好的学校,却什么也没有学会,当时就特别的迷茫,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

  孩子六岁半进入实验小学,在这个新环境里,有老师的帮助,有同学们做榜样,我感觉孩子一天天进步很快,一天一天的知道学了,但是,他的一些习惯却还非常的不好,如不喜欢劳动,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在为孩子发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不足,平常我们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业余的时间,总觉得掏钱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找个老师看着他就行了,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时间很少,这或许也是孩子表现不好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也尽量的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除了陪孩子一起读书,带孩子出去旅游之外,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还带孩子去资助身处困境的孤儿,让他亲眼看到,一个没有爸爸妈妈自己生活的孤儿却得了一墙的奖状,并且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此外,正月十三,我们还带孩子去看宝丰马街书会,在十几万人参加的书会上,我们特意让孩子看一看,那些在书会上买饭的小摊上,每个小摊都是爸爸妈妈卖饭,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寒风中帮着爸爸妈妈刷碗,擦桌子。看到这些,当场我们就教育他也要好好学习,也要多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熏陶,邱润宇也养成了晚上睡觉前看书,平常帮着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习惯。

  当然,对于我们某某这样的非常调皮的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想,在学校老师的辛苦教育下,我们家长也付出应该付出的心血去配合、培养和教育孩子,即使再调皮的孩子,也会一点一点的进步,在我儿子身上,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这里要谢谢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感谢你们为孩子付出的汗水。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做家长的也会加油,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我们一同踏进“树人”的校园,相信新生训练营的种.种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但是时间老人在我们不经意间挥了挥衣袖就将半个学期轻轻地放入我们的回忆中,转眼期中考试结束已经有一周了。

  这次考试检验了我在“树人”半个学期的学习,但它并不代表我的全部,我父母所注重的是我是否在成长,在快乐地成长!我想可以交上一份令他们也让老师满意的答卷。

  两个多月来,我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和班级管理中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复习期间,我还和班委的同学一起策划了我们班的运动会入场式。

  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可以说,我是学习、能力两不误,我在“xx”快乐地成长!在平时,有很多同学都会这样问我:“你是怎么样做到全面发展的?你不烦吗?你时间怎么够啊?”我总是会告诉他们四个关键词:兴趣、勤奋、效率、计划。

  我之所以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认为兴趣是开启任何一座宝库的金钥匙。如果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中找一个中心点,那一定就是兴趣,两者都是兴趣的延伸。没有了兴趣,学习是一种负担,课外发展更成了纸上谈兵。花一点时间,找到这个中心点,让它向两端无限延长,这个时候,你可以站在成功的颠峰骄傲地所“我全面发展,好成绩、强能力我两者兼得!”

  “勤奋”一定是老师和家长对我们嘱咐的最多的话。其实不光在学习上要勤奋,要想成为“全才”一个人的业余爱好或者说是特长也要出色,而这方面往往更加难,更加需要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苦练。

  就拿我练琴来说,有时间的话,每天都要弹半个小时以上,到小学高段,时间少了,但我一周仍然要坚持练三次琴。冬天,不管天气再怎么冷,练琴也不能戴手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你的勤奋一定会是你能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臣”。

  想要全面发展学习又名列前茅,你要学要努力的东西一定比别人多得多,自然而然时间就少了,但你出的成绩一定不能比人家少甚至还要多,那应该怎么办呢?只能把单位时间里的效率提到最高,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你必须在干一件事时,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专心致志。然后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相信高效率会让你更加优秀!

  成绩和能力就像两堆不断加重的砝码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不断地在摇摆,我们需要为它找一个平衡点,那么这个平衡点一定就是计划。有计划的学习才会有成绩,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想要学琴,明天想要学画,那么最终你将像白头翁那样一事无成。给一学期、一周甚至是一天的生活订个计划,你的天平将会就此平衡,从此更加优秀。

  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在求学,我们更要成长,积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当我们回首中学时光时,就会欣喜地觉得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多么丰富而精彩!

  谢谢大家!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五

  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但家长不能在将来才去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空白片段。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不是其他物质能够取代的,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更融洽的相处,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成长。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感觉自己太忙,想多挣点钱,没时间陪伴孩子,说到底,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家长们问过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自己挣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孩子么?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所以家长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

  在美国,曾经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孩子一些陪伴:他学习的时候,你安静地读一些书、写一些文字;他看电视的时候,你和他聊一聊电视里的故事和社会上的新闻;他痛苦的时候,你给他一些安慰和指导;他高兴的时候,你学会分享他的快乐……甚至,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那么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陪着他,聆听他,欣赏他。

  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并未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父母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对孩子感兴趣的事不理不睬。还有不少父母下班回到家,和孩子同居一屋,各玩各的手机,各做各的事,孩子还是孤独地自己玩。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是与父母关系的延续,因此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伴随孩子终生的,而陪伴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这种自由、和谐的亲子关系就逐步建立起来,孩子会无意识地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在陪伴的过程中,总是要求过多,不断地唠叨、批评、指责孩子,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冲突不断。这样的陪伴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如果父母付出的是无条件的温暖的陪伴,孩子在父母陪伴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杰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

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毁掉孩子一生的几种教育方法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3、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4、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6、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7、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篇六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叔叔阿姨们:

  大家晚上好!

  我叫xx,来自xx,是这个学期刚从老家转来的新生,这次期中考试我暂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的帮助!关于我读书的一点微薄体会,也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如果没有一个计划,学习就会懈怠。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然后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并且在每一次月考过后,根据成绩的变化又做适当的调整。如果执行不了,就请家长来帮忙监督。当然,最终的结果必须是能自我约束。

  第二,学习要勇于迎接挑战。

  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中自然充满困难和竞争。我今年刚从老家过来。对于我来说,紧绷的学习之弦没有丝毫松懈:我除了要学习现有的功课外,还要补上初一年级和初二上期三个学期的科学和历史的功课,因为老家的科学和历史是副科,根本不用考试的。

  学习虽然很累,但苦中也会有甜的,在取得成绩的一刹那,我就感到无经欣慰。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总认为只要不懈地努力,终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第三,学习要做到雷厉风行。

  这是我近来深有体会的一条经验。初中相对于小学来说,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科目增多、作业量大。如果当天的作业不能当天完成,就会恶性循环,作业的拖欠越来越多,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难,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第四,学习要讲究效率。

  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老师自然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角色,课堂自然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应该向40分钟要质量。我感觉专心致志地听了一节课比课后埋头苦干两小时还强。不过,如果感觉听课较困难的学生,就应该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多多复习。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四点体会:

  有目的计划;迎接挑战;雷厉风行;讲究效率。各位家长功成名就、见多识广,相信你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的这些体会可能让你们贻笑大方了吧!但我相信:只要家长多关心孩子,多配合学校,你们的孩子一定会进步的!我们初二(1)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的!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