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2-05-04 06:18: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 篇一

标题:《鲸》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一只鲸鱼的形象和特点。通过讲述鲸鱼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鲸鱼的基本特点和形象;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2.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鲸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鲸鱼的好奇心,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2.呈现(15分钟)

播放一段鲸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鲸鱼的动作和特点,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鲸鱼的形象。

3.讲解(10分钟)

解读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如“巨人”、“浮出水面”、“吐出水柱”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4.阅读(15分钟)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进行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

5.理解(10分钟)

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6.拓展(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与海洋生物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

7.归纳(5分钟)

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鲸鱼的形象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课堂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下节课我将加强对生词的讲解和记忆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 篇二

标题:《鲸》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讲述鲸鱼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鲸鱼的形象和特点;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2.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鲸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鲸鱼的好奇心,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2.呈现(15分钟)

播放一段鲸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鲸鱼的动作和特点,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讲解(10分钟)

解读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如“巨人”、“浮出水面”、“吐出水柱”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4.阅读(15分钟)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进行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

5.理解(10分钟)

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6.拓展(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与海洋生物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

7.归纳(5分钟)

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鲸鱼的形象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下节课我将加强对课文主题的讲解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 篇三

  大家是否已经学习了鲸这一篇课文了呢。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十二课《鲸》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生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演变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学、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反馈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鲸,更要通过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才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体现了大语观教学,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在了解预习收获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是为学生会学,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即相知道的内容,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如本单元根据教材编排要求学生阅读时要能用较快的速度,并能从课文重点展开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掌握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识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语基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因为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平时要加强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发现,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比喻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和联系实际说话,进一步理解,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

  (四)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肯定学生善思好问的精神,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像课前的质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后的质疑,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文向课外读物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和还想知道的问题,课外去搜集材料,办一份小报,第二课时展示交流。

  六、板书设计:

  2)《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课文《鲸》。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