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6-02-01 07:48: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三年级的一篇地理课,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植被资源,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听讲、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

2.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理解。

(2)学生对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你们知道中国的一座山脉叫做小兴安岭吗?它位于我国的哪个地方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学习新课

(1)呈现图片和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通过图片和地图,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和地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播放视频,介绍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通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和植被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梳理知识点

通过讲解和提问,梳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4.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和展示。例如:“小组合作,你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兴安岭的旅游宣传册。宣传册中要包括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等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的讲解和讨论。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也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引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三年级的一篇地理课,内容是《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植被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听讲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

2.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学生对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请观察这张地图,你们能找到小兴安岭的位置吗?它有哪些特点呢?”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

(1)呈现图片和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通过观察图片和地图,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和地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听讲和讨论,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小兴安岭的气候和植被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梳理知识点

通过讲解和提问,梳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例如:“请你们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兴安岭的旅游海报。海报中要包括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等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植被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篇三

  4、在教学完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把小兴安岭写得这么美呢?他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写的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都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就要有证据,从课文中找到证据这才是最棒的!

  5、最后,同学们都认为作者是非常喜爱小兴安岭的。并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现作者感情语句,并感情朗读了一下。

  在现在的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美感教育。我认为语文这门课的作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如

  何用汉语,更应该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赏美。以上是我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几点浅薄的看法,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