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2-03-08 07:39: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锐角和钝角的定义与性质

导语:本篇文章将介绍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及其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这两个概念。

一、引入

锐角和钝角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并区分这两个角度非常重要。

二、定义

1. 锐角的定义:锐角是指角度小于90度的角。

2. 钝角的定义:钝角是指角度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三、性质

1. 锐角的性质

- 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因此它的补角大于90度。即两个角的和为90度。

- 锐角的两条边都在同一半平面内。

- 锐角的两条边可以延长后相交,形成角的外部。

2. 钝角的性质

- 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因此它的补角小于90度。即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 钝角的两条边在不同的半平面内。

- 钝角的两条边延长后不会相交,因此角的外部只有一个。

四、例题解析

1. 锐角的例题

题目:已知角A的度数为60度,求角A的补角和角A的外部。

解析:由于角A的度数为60度,所以角A的补角为90-60=30度。角A的两条边在同一半平面内,可以延长后相交,形成角的外部。

2. 钝角的例题

题目:已知角B的度数为120度,求角B的补角和角B的外部。

解析:由于角B的度数为120度,所以角B的补角为180-120=60度。角B的两条边在不同的半平面内,延长后不会相交,因此角B的外部只有一个。

五、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锐角和钝角的定义与性质。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理解并区分这两个角度,在解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锐角和钝角的应用举例

导语: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本篇文章将通过举例说明锐角和钝角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一、角度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角度,例如测量家具的倾斜度、测量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方位等。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角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测量任务。

二、几何图形的分类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锐角和钝角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三、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也经常被应用。例如,计算斜坡的倾斜度、测算太阳高度角以确定日照时间等都需要用到锐角和钝角的知识。

四、例题解析

题目: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60度、70度和50度,判断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解析:由于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所以60+70+50=180度,符合三角形的性质。因为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五、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举例,我们了解了锐角和钝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灵活运用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篇三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P38—P40。

  2、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教材的开篇就呈现了3种不同的角,通过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从而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通过设计找角、造角、画角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让学生深刻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下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能力目标: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评价、交流体会的活动,建立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教师的教应当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节课当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小精灵聪聪”为引向,以“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摆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造一造、画一画、赏一赏和摆一摆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和交流中,求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总之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小精灵聪聪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角。

  2、指名学生说说角的组成。

  3、聪聪带着大家去找角。

  (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入小精灵聪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又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感知角。

  (1)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有角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2)提问学生:在找出的角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请说出它的名字。

  (3)追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能证明2号角和4号角是直角?

  (4)教师强调:比角的方法。

  (多处体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各个层次面上的学生各有所长。让学生通过学生指角的活动,重现角的形状,感知角的特征,从而复习比角的方法,为下面的分角作好准备。)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学生在小组内对这6个角进行分类。

  (2)小组汇报分类的两种分法。

  (3)教师呈现分角的.方法。并边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边导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随机板书)

  (4)教师小结:辨角的技巧。

  (师生通过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分角活动,共同探究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导出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的平台。)

  3、体会锐角和钝角。

  (1)教师造角,学生说出角的名字。

  (2)教师说出角的名字,学生造角。

  (3)小组内造角。

  (4)师生合作“给角画个像”。

  (5)教师强调:画角的要求。

  (通过师生互相造角的动手活动中,感受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生生的评价、师生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聪聪的评价。

  聪聪带着学生到活动乐园去玩一玩。

  (以小精灵聪聪对同学们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进入活动乐园玩。)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活动一:找角。

  2、活动二:欣赏角。

  3、活动三:摆角。

  (以活动的形式穿插“找角、欣赏角和摆角”的练习,避免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更能享受到学习的喜悦和成功。同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四、承上启下,评价总结。

  1、交流体验,欢送聪聪。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课后找找家里的角,并说上名字,看谁找得又准又多!

  (在评价、交流体会中,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建立自信心,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的内涵。)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