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通讯稿(最新3篇)

时间:2018-04-02 05:17: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先进人物通讯稿 篇一

题目: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驱者

近日,我们采访了一位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被誉为先驱者的杰出人物,他在探索未知领域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先进人物名叫李华,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激情的科学家。

李华从小就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读高中时就参加了多项科学竞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并在这个领域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和勤奋的态度。

在研究生阶段,李华选择了攻读光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并在这个领域中一直深耕不辍。他的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毕业后,李华决定将他的研究重点转向光子学,这是一个相对较为新颖和未知的领域。

在光子学领域中,李华迅速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先驱者。他在利用光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光子传感器,可以高效地检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他还设计了一种用于光子计算的新型芯片,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低的能耗。

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李华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光子学知识。他经常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成果。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投身于科学研究的道路上。

李华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他多次获得国内外科学奖项,并被邀请参加各类国际研讨会。他的先进事迹也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了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李华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他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中,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进人物通讯稿 篇二

题目:社区关爱的倡导者

近日,我们采访了一位在社区服务领域中被誉为倡导者的先进人物,他在推动社区关爱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先进人物名叫张明,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张明自小热衷于社区服务,他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一家社区服务组织,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他的热情和责任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很快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队长。

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张明深切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困境。他决心要为居民们争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于是,他发起了一系列的社区关爱活动,包括组织义工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援助、筹集资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

张明并不满足于仅仅在社区内开展活动,他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支持。他与企业合作,争取捐赠物资和资金,为社区建立了一个爱心超市,让居民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生活用品和食品。他还与医疗机构合作,筹办了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除了在社区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张明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他通过组织居民议事会、参与社区规划等方式,为社区居民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他的努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许,成为了社区关爱的倡导者。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张明对社区服务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他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更多的人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动社会关爱的发展。

先进人物通讯稿 篇三

关于先进人物通讯稿范文

  导语:下面为大家推荐的是有关先进人物通讯稿的范文,相关写作可以参考。

  在采访时,记者想起了电视剧《闲人马大姐》中的主人翁马大姐。71岁的和马大姐有太多的共同点——对于社会,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可在邻里乡亲眼中她们是名人,这源于她们的热心肠、好管“闲事”。可她们的那些“闲事”,是百姓心目中的先进人物,不但为很多人排忧解难,还给很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

  大妈,就是“闲人马大姐”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我的命不好,到老了也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但最幸福的是我这辈子碰到了大妹子。她就像我的亲人,平常我生病,她给我买药;过年过节她总要抽空来看我,吃的、穿的没少给我送来过。20年了,她就一直这样照顾我,从没间断过,她是个大好人那!”

  “只要是我们邻里之间有个大事小情,曾大妈都一定要来问一问。谁家婆媳之间、夫妻之间闹个矛盾,曾大妈也一定会来管一管,她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

  “母亲1991年退休时,我们做儿女的想,她辛苦了一辈子,总算可以歇歇了,可是这15年来,母亲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更忙了,忙着她的老年事业,忙着张罗那些张三、李四的东家事、西家事。”

  “她在县妇联做主任时,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退休后还是爱管闲事,她一辈子都这样,改不掉了。不过,当看到她在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幸福,我完全理解了她,我也会一直支持她这样做下去。”

  这些是敬老院的马素美老人、乡里邻居、的儿女们和老伴网对她的评价。

  “一个平凡的人+一件平凡的事≠新闻,但一个平凡的人+一件平凡的事+很长的时间=新闻”。71岁的,一个平凡的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做着一件事情——力所能及地帮助人,所以,在茶乡凤庆,可算得上是一个新闻人物。说起曾大妈,很少有人不认识她。

  “我做的这些,算不上个事。”

  逢年过节,曾大妈都会给周围的残疾人或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吃的、穿的都不会少,老人们吃着她送的`点心,穿着她送的新衣,甜在嘴里,暖在心上。

  孩子们喜欢过年的气氛,曾大妈就买上几个小红包,放上二、三十元钱,给邻居的孩子们每人发上一个。小孩子们一声一个“曾奶奶”,可把乐坏了。

  曾大妈就是这样,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

  曾大妈得听消息:凤庆县凤山镇的一男孩被毛驴咬伤下巴,她就第一个带头捐款100元,并发动老年人捐款,在她的热心倡议下,老年人共捐款1000多元,曾大妈就亲自把钱送到小男孩的亲人手中。

  对于曾大妈,像这样的捐款很多,这个困难户100元,那个孤残儿童200元。从1991年退休至今,15个年头里,曾大妈省吃俭用,为帮助别人花的钱可不少于3万元。

  在问到为什么这样热心肠时,她笑着说:“我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现在虽然退休了,可‘以助人为乐为荣’这一点,是永远不能退的,我也会一直努力做下去。再说了,我做的这些,算不上个事。”

  “只要大家需要我,闲事我还要管。”

  今年5月在凤庆县举行祭茶祖盛大活动的活动点,一个两鬓霜白的“老导游”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凤庆这棵茶树已成为重点保护对象,每年政府要拿出3000元派专人来保护,这棵茶树王,已有32历史……”“老导游”在给一些宾客当解说员。

  “厕所在这里,我带你们去。”“不用了,大妈,您老在这休息一会吧,我们能找到,看您,累得都满头大汗了……”“没事,我不累。”“老导游”硬是把宾客带到厕所旁边。

  “你们饿了吧,记者挺累的,走,我带你们到旁边农家小院休息一会,吃点我们凤庆的小吃。”“老导游”又带着一群记者到了附近的农家小院,还自己掏钱请客人吃卤腐、吃馒头……

  “大妈,太谢谢您了,您真是太好了!”

  “呵!举手之劳,别人也会这样做的,你们是客人,初来乍到又不熟悉环境。”这个“老导游”就是71岁的。

  在活动点当了一整天的导游,累坏了,回到家就感冒了。家里人看到她身体不适,心疼她,责怪她多管闲事,不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可她却说:“客人都来到家门口了,能不管吗?累点算什么呢?只要大家需要我,闲事我还要管。”

先进人物通讯稿(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