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优质3篇)

时间:2015-03-04 06:50: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篇一

合并报表是指将多个公司或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以展示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编制合并报表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下面是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1. 确定合并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公司或子公司需要被纳入合并范围,通常是通过控股关系来决定。

2. 标准化会计政策: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所有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货币单位、折旧方法等。

3. 调整合并报表:在合并前,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如消除内部交易、合并同类项目、调整账面价值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合并资产负债表:将所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

5. 合并利润表:将所有公司的利润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包括合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等项目。

6. 制作附注: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提供足够的附注信息,解释合并过程中的重要调整和假设,以增加透明度。

7. 审计合并报表:最后需要由独立审计师对合并报表进行审计,确保合并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编制出准确、可靠的合并报表,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篇二

合并报表是公司集团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下面是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的详细介绍:

1. 确定合并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公司或子公司需要被纳入合并范围,通常是通过控股关系和持股比例来确定。

2. 标准化会计政策:所有公司应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调整合并报表: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如消除内部交易、合并同类项目、调整账面价值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合并资产负债表:将所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按照规定的合并规则合并,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

5. 合并利润表:将所有公司的利润表按照规定的合并规则合并,包括合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等项目。

6. 制作附注: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提供充分的附注信息,解释合并过程中的重要调整和假设,以增加报表的透明度和可读性。

7. 审计合并报表:最后需要由独立审计师对合并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规定的步骤和标准,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篇三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

简单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这四个步骤,大脑中清晰的知道这四个步骤以后,编合并报表就不是难事了。那么,这四个步骤的详细做法我在下面叙述。

我要先解释一下上面括号内的意思,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资产,指的是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时,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以要按公允价值);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重新调整,在工作底稿中写出用权益法调整的分录(企业对所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编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转换成权益法,这是典型的调表不调账,意思就是说不会调整账本,只写在报表中)。

好了,下面开始详细叙述这四步的分录,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这只是分录的总结,光看分录不一定能看懂,我会在后面用几个例题帮助大家理解。现在建议大家将这个分录的总结抄在你的.笔记本上或是抄在一张纸上粘贴在你的教材当中。然后对比教材和网校老师的讲课,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记忆会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详细,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很简单,你只要详细看我整理的分录和下面的说明,再看看我最后给的例题,就知道很简单了)

第一步:子公司调整阶段(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资产) 借:固定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存货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贷:资本公积

(注:这个分录每年

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时候,在工作底稿当中都是一模一样的)

借:营业成本

(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

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注:第一个分录是按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当中增加了这些资产的价值,自然第二个分录就按公允价值的金额来补记折旧、摊销,这是属于少记的)

如果是编制第二年的抵销分录,则先做第一个分录,一模一样,我说了,要年年做嘛。上面第二个分录要做两遍:第一遍稍有不同,是总体记录以前年度补提折旧、摊销的合计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以前年度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的合计数)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注:实际上就是调整阶段的第二个分录,只不过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了“管理费用、营业成本”,且这个金额是以前所有年度的总和) 第二遍则一模一样,是本年度应补计的折旧、摊销。

借:营业成本

(存货售出时,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成本)

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按公允价值应补记的折旧、摊销)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存货

(一模一样)

注:这一块我说得实在是太详细了,所以看起来好复杂的样子,本来我可以简单的写,其实它就是两个分录,只不过我说了两年以上的做法,因为第二年的做法有一点点变动,如果不太明白,就再看一遍,然后通过我后面的例题就学明白了。

另: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分录中的科目与我们做账的科目不一样?这是合并报表嘛,这些分录都是写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没做在账本上,而且,在这个时候,摆在我们面前桌子上的是两张表:一张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一张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咱们是在这两张表的基础上编合并报表,我们在工作底稿中调整的,

仅仅是报表上的数字,所以,当然科目就用的是报表上的科目,这可不是在做账啊,这是在调报表。因此,大家应该理解了“调表不调账”这个说法。 第二步:母公司调整阶段(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大家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中学习并记住了:母公司控制了的企业,以及控股占51%以上的企业,是要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的,而且,对这些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用成本法核算的。然而,准则规定我们,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数字,是按权益法核算的数字,我们又不能改账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权益法调整,这个就类似于追溯调整了,也就是我反复告诉大家要学好并掌握的转换的问题,用追溯调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写出调整分录,这样,就计算出了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核算的价值。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这/news/55A6A81CC84DA426.html一点可不要忘记了。

我总结一下经常用到的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1、没有子目了,我们在调报表项目,不是做账,所以不要写子目。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润的报表项目,如“投资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来代替)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

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简单的,实际解题当中一般就是五分钟就写完,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和转换掌握好了,头脑里再清楚的知道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那么,前面两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就完成。现在开始写抵销分录,抵销分录就五大模块,大家背下来,再用适当的题目练习几次就熟了,我现在把这五大模块总结给大家: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或实收资本)

(子公司的)

资本公积

(子公司的) 盈余公积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的) 商誉 (母公司按权益法算出来的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那个数字)

少数股东权益

(注:那些什么年末、年初什么的,能记就记,不能记就别记了,照我这样做,也一样会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写上年初数,年末数,要是弄错了,就肯定扣分)

2、调整后子公司利润表与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母公司本年按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子公司的)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的盈余公积 (子公司的)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的) (注:这儿可是要写上年初、年末了) 3、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提取的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坏账准备涉及了递延所得税的,还要将递延所得税抵销)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是债券: 借:应付债券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借:应付利息

贷:应收利息

(注:如果编制第二年的,涉及损益的项目,就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

4、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销售额)

贷:营业成本 (倒挤) 存货 (未售出的存货*销售利润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涉及递延所得税的: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编制第二年的时候,也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涉及损益的项目 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中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售价) (一方为商品出售,一方购入作固资用) 贷:固定资产--原价 (利润) 营业成本 (倒挤) 或:借:营业外收入 (双方都是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原价 多提折旧、摊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未实现利润/尚可使用寿命) 贷:管理费用 注: 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用未分配利润--年初代替营业外收支 固定资产变卖或报废后: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 (注:将分录中“固定资产--原价”用营业外收入代替) 同时,做本期多提折旧的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管理费用 第四步:编制合并报表,(参见教材例题)

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