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经典3篇】

时间:2017-07-08 07:22: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 篇一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是一座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位于街道中心的一座古老宅第。这座宅第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宅第外观呈现出典雅的中西合璧风格,庭院中种植着参天古树,昔日的豪华气息仍然弥漫在空气中。

走进宅第内部,可以看到复古的家具和装饰,每一件物品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在宅第的客厅内,有一幅油画挂在墙上,画中描绘的是当年宅第主人与一位华服少女的场景,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宅第的主人曾是当地的一位知名商人,他不仅经商有成,还致力于慈善事业,为当地贫困家庭捐资助学,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宅第的后花园更是一处别有洞天的所在。花园中有一座小桥流水,桥下游鱼荡漾,花草繁茂,蝴蝶翩翩。在这里,人们可以静心品茗,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许多摄影师也喜欢来到这里,捕捉那些独特的画面,留下美好的回忆。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如同一本沉淀了岁月和故事的历史书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独特的韵味。走过这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那个遥远的年代相遇,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这座老建筑见证了时光的更迭,也承载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和怀念。愿这座老建筑永远屹立在汉口胜利街上,向世人述说着属于它自己的传奇故事。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 篇二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作为城市的一处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老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见证了时光沧桑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其中一处老建筑,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民居,建于民国时期。这座建筑保存完好,尽管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仍然展现出当年的风采。

走进这座老建筑,可以看到古老的木质楼梯和雕花窗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建筑的庭院中,有一口古井,井边种植着一株老树,树荫婆娑,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意。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和历史的沉淀,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让人忘却了喧嚣的城市生活。

这座老建筑曾是当地一位文人雅士的故居,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他在这里举办过许多文化活动,邀请各地文人雅士前来交流,也为当地的贫困家庭提供帮助。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如同一座历史的长廊,让人们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这些老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向往。愿这些老建筑永远屹立在汉口胜利街上,为城市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安谧。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 篇三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

跨过山海关路,胜利街335号,日本居留民团办事处旧址,建造年代不详。2010年被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鼓励日本移民居留中国,早在1905年3月、1907年4月和8月,日本政府就分别颁布了“居留民团法”、“居留民团法施行规则”等法规,并于在中国各地成立了日本居留民团,建立起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它的职权是统率日本义勇军、维持租界内警务、管理居留民的一切大事,具有侨民和日本帝国臣民的双重身份,是受日本政府支配的一股政治力量。

胜利街337号,解放后重建的建筑,风格与原日租界相似。

胜利街337号正面。

胜利街339号,现涂长望陈列馆,涂长望(1906—1962),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知名教育家,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杰出领导人和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1906年10月28日出生在湖北武汉。 1962年6月9日,涂长望英年早逝,享年56岁。

有资料说该建筑为日租界老房,仅从现在的外立面装修基本已难寻过去的'痕迹。2010年被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在胜利街郝梦龄路口,是一片联体建筑,远远看去象是一座城堡。

红瓦白墙的“城堡”,建造年代不详。

胜利街332-352号,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请参看我的博文《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胜利街卢沟桥路口,与日租界其他建筑类似,其历史资料不详。

卢沟桥路,这里是胜利街的尽头,路对面就是现在的武汉天地,一个休闲的时尚之地。(详见博文《武汉天地的建筑》)

“汉口胜利上的老建筑系列”到今天就全部结束,可以看出我对这条街,这条街上的老建筑还知之甚少,所以这个系列拍完后久久没有发文,考虑到手头有些资料不太“靠谱”,且有先自相矛盾,而“研究”又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展示武汉,让更多朋友了解武汉才是我的初衷,所以先把这个系列发出,待日后落实了资料之后再

一一补上。

汉口胜利街上的老建筑9【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