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最新6篇)

时间:2013-03-07 06:32: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比例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数学中有用,它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比例教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至关重要。

首先,我会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对比例的兴趣。例如,我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哪些比例关系,比如食谱中的配料比例、地图上的比例尺等。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并且认识到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比例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比如,我可以设置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们计算不同商品的折扣比例,或者设计一个食物配比的实验,让学生们根据比例关系来调配食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比例的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我会通过讨论比例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例不仅仅存在于数学中,它还可以在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思考比例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从而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比例的意义。

通过以上设计,我相信学生们不仅可以在比例概念上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比例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题,而是一个充满乐趣和启发性的学习过程。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二

在现代社会中,比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比例的概念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

首先,我会设计一些涉及不同学科的比例案例,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比例的意义。比如,我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化学配方比例的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调配化学试剂来体会比例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比例的实际意义,并且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比例的影子,让他们意识到比例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比如,我可以要求学生在购物时留意商品的折扣比例,或者在烹饪中注意食材的配比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比例的意义。

最后,我会通过讨论比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比例不仅仅存在于数学中,它还可以在艺术、设计、经济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可以设计一些跨领域的比例案例,让学生们思考比例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并且探讨比例对于这些领域的意义。

通过以上设计,我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比例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数学概念,而是一个贯穿各个学科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概念。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师手指课题:从课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比例和比有一定的关系,你们还记得比的意义吗?(学生回答)

  好,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用比的知识解决几道题。(出示四幅图在一起的)

  二、新授

  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

  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义补充完整)。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巩固应用

  (一)数的比例

  课本.40页练一练。(学生汇报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师板书比例式)

  (二)形的比例

  出示两个具有放大关系的三角形

  师: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这个图形?(学生讲这是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几个数字分别是它们的底和高。然后汇报比例)

  (三)生活中的比例

  师:通过刚才的几组题,我们进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课本41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

  2、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花了9元钱,李刚买了5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15元。(你能根据题中的数据写出几组比例式吗?并说出理由。)

  四、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的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比例,并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会自己根据数据组比例,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

  两张照片。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40页例3,

  2、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并比较这两个比的关系,知道什么叫做比例。

  3、在课本上完成第40页练一练。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3、什么叫做比例?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3、交流“练一练”的完成情况。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2、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3、做练习九第7题

  (1)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如240米是4分钟走的路程,所以240米与4分钟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2)分组完成,同时四人板书,再讲评。

  完成后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提出疑问,总结全课。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3、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什么叫比?怎样表示比?一辆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120千米,3小时行180千米,分别说出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这些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怎样求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20∶252.7∶4.56∶10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独立求出各比值,并交流汇报。复习旧知,为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揭示

  课题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学生打开数学课本48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探究

  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

  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

  列表如下:

  竹竿长(m)23...... 影子长(m)69......

  2、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3、观察这些比,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4、教师板书

  3∶2=9∶6

  2∶6=3∶9

  强调:这些都是比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比例就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式子。

  5、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6、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1、学生讨论,然后写出比,完成后汇报,并随意找出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

  2、学生试写:

  2:3=6:9

  2:6=3:9

  3、学生合作探究:什么是比例?

  4、学生小组讨论: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并说出理由。

  1、生活情境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2、让学生分享在主动参与、探究中获取知识的愉悦心情。

  3、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时,增强合作意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比例的各个项

  1、课件出示: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内项。

  要求学生依据定义,分别找出3∶2=9∶6和2:6=3:9的内项和外项。

  介绍分数形式的比例写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3∶2=9∶6和2:6=3:9

  的内项和外项。加深认识,学以致用。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2——6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发现成正比例量的规律,概括成正比例量的特征。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的,就让学生亲自去探究。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一、复习铺垫激情促思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师: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二、初步感知探究规律

  1、出示例1的表格(略)

  说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1)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板书:相关联的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寻找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根据学生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肯定并确认这一规律,特别是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根据发现的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3)揭示概括成正比例的量: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填表后观察表中数据,依次讨论表下的4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作适当的板书

  3、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k(一定)

  揭示板书课题。

  先观察思考,再同桌说说

  大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一种量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几倍。也可能发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表中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