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推荐3篇)

时间:2013-05-08 08:1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一

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连除简便计算。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解决除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连除简便计算的原理并不容易。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很抽象,难以掌握。因此,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和演示这个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和规律。

其次,一些学生在进行连除简便计算时容易出现粗心和马虎的情况。他们可能会忽略掉一些步骤,导致最终的答案出现错误。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做题习惯。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对连除简便计算产生依赖,忽视了其他解题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总的来说,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二

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连除简便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解决除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一些学生在学习连除简便计算时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很单调,缺乏趣味性。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一些学生可能会在应用连除简便计算时出现困难。他们可能会觉得不知道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此,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在连除简便计算中出现错误。他们可能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漏步或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答案不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引导他们加强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

总的来说,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三

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有意识地强化了“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连除简便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是重点,学生能利用它更简便灵活地进行计算,是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设计时作了这样的处理:

  1、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因为有减法性质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应用类比迁移能够比较自然地想到除法的运算性质,所以我依托“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以“猜想———验证———应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虽然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采用这种教学思路的更多意义在于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是有帮助的.。有句话说得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也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想努力追求的。

  2、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成为源于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自己领悟出的,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在算法交流、比较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和感悟到运用除法运算的规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加强连减和连除的简便运算的比较

  让学生明白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而除法的逆运算是乘法。这样简便运算时也便于区分。

  本课是有遗憾的,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比较到位和准确,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合理,但课堂节奏的把握欠佳,至少有这样几个环节可以让时间更加紧凑:

  1、在第一个环节,男女生比赛计算的时候,我本来的预想是女生计算的快一点,然后再观察算式的特点,他们的结果相同、数据相同,运算的顺序和符号不同,男生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女生是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在男同学出来2000÷25÷4=2000÷(25×4)、1280÷16÷8=1280÷(16×8)简便计算的情况时,没有处理好,在这里,应该有第二套方案,请男生说说理由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重点要抓住这里,可以把结论先板书出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然后再让学生举例等等进行验证。

  2、巩固练习,举一反三,讲评学生作业1280÷(16×8)=1280÷128=10,不变成连除,按原来的运算顺序算,你认为可以吗?完全可以解决“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这一数学思维,简洁、紧凑、实效。比展示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省时得多?一节原本可以上得很轻松自如的课却出乎意料地变成紧张急促,着实值得自己反思。

  有遗憾就会有收获,“追求课堂实效,重视课堂节奏。”还需要在平时不断历练。

四年级数学《连除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