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白胡桃
  •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参考资料: 1、李月辉. 《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404
  • 译文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注释
    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白玉盘:白色瓷盘
    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水精”即“水晶”。但《全唐诗》原文里作“精”。

  •   白胡桃,一种普通果物,而在“诗仙”李白笔下,竟是那样冰清玉洁,那样的灵秀剔透。这首咏物小诗的开首两句就很不一般:“红罗袖中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这里,诗人从五颜六色中挑出红、白两色作底色,来衬托白胡桃的洁白无瑕你看,将它藏在红罗袖中.红白分明,欲掩却露;将它放在白玉盘上,桃盘一色,欲显却隐。这里用一个“见”字,一个“无”字,两相对比,不仅描绘出了胡桃的色泽,更赋予它活泼与顽皮。这个白色的果物像个小精灵,它以红罗为伴时,突显着自己;而当它滚动到白玉盘中时,却又好像消逝了。以上两句,本来就生动得叫人感到白胡桃在和人捉迷藏,可紧接着的两句,诗人又把一幅写意诗画升华到最高境界:“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精珠。”这里以珠宝比喻胡桃,极言了胡桃的晶莹,同时,诗人发挥了自己的奇特想像,给小小的白胡桃罩上了一层虚幻迷离的色彩:难怪它白得那样纯正,那样透灵,却原来它久缀于老僧的腕上,长听经文念诵,长受佛家香火,哪里还会不白?哪里还会不清?在这种氛围中,让人不得不下功夫去分辨:此物究竟是普通的胡桃,还是珠宝?这种“似是而非”,实在是不可胜收的朦胧美!诗中“疑”字本身说明它不是真的,让读者有更好的想象空间,承上启下,为下文做了铺垫,此诗语言平实,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白胡桃本是一种俗物,可一经大诗人李白的神笔点化,它却变得如珠似玉、高贵华美了!诗人那瑰丽奇特的“诗心”和那“点石成金”的生花妙笔,那状物却不滞于物、绘形而不囿于形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这首小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之,这首诗虽无深意,但设想奇特,行文通俗且美妙,把白胡桃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有趣。

    参考资料: 1、李月辉. 《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404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韦表微 韦表微,始举进士登第,累佐藩府。元和十五年,拜监察御史。逾年,以本官充翰林学士。迁左补阙、库部员外郎、知制诰。满岁,擢迁中书舍人。俄拜户部侍郎,职并如故。时自长庆、宝历,国家比有变故,凡在翰林,迁擢例无满岁,由是表微自监察,六七年间,秩正贰卿,命服金紫,承遇恩渥,盛于一时。卒,年六十。表微少时,克苦自立。著《九经师授谱》一卷,《春秋三传总例》二十卷。
  • 李清 唐天宝十二载(753)进士李清。善真、行书。
  • 张渐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杨国忠辟为幕佐。与窦华、宋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士。国忠败,坐诛。诗一首。
  • 郑嵎 郑嵎(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宾光(一作“宾先”)。其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大中五年(八五一年),他举进士及第。嵎著有《津阳门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载称津阳为华清宫之外阙,嵎于逆旅中询父老以开、天旧事,为诗百韵,盛行于世。
  • 孟迟 孟迟(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迟之,(全唐诗云:一作升之;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
  • 冯道之 冯道之,一作冯用之,唐朝人,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