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优选3篇】

时间:2015-06-04 01:28: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地理《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 篇一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噪声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3. 了解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4. 能够分析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点

1. 噪声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2. 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3.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内容

1. 噪声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A. 噪声污染的定义

B. 噪声污染的特点

2. 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A. 城市交通噪声

B. 工业设施噪声

C. 社会生活噪声

D. 噪声污染的影响

3.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A. 技术手段防治

B. 管理手段防治

C. 公众参与防治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

2. 学生讨论

3. 小组合作

4. 实地调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视频或图片展示噪声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2. 学习:学习噪声污染的概念、特点、来源和影响。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实践: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当地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5.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调研结果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 学生调研报告评价

3. 学生解决方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噪声污染防治知识

3. 定期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主题讨论活动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噪声污染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 篇二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噪声污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3. 了解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噪声污染的定义和特点。

2. 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3.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噪声污染的定义和特点

A. 噪声污染的定义

B. 噪声污染的特点

2. 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A. 交通噪声的来源和影响

B. 工业噪声的来源和影响

C. 社会生活中的噪声来源和影响

3.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A. 技术手段的防治

B. 管理手段的防治

C. 公众参与的防治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讲解

2. 课堂讨论

3. 小组合作

4. 实地调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或情境引入噪声污染的问题。

2. 学习:学习噪声污染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影响。

3. 探究:学生分组探究不同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4. 实践: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当地噪声污染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5.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调研结果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 学生调研报告评价

3. 学生解决方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3. 开展噪声污染相关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噪声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 篇三

高中地理《噪声污

染及其防治》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噪声污染的概念、种类及不同区域的噪声标准等有关知识。

  2.理解噪声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3.理解噪声污染的控制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独立收集、观测、调查一个区域的噪声污染问题,并用所学地理技能对噪声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2.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噪声污染问题,能够与同学合作开展噪声污染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3.用论文或者图表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社区、学校或工厂的噪声污染问题的研究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噪声与我们生存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了解生存环境中的噪声污染状况,养成环境噪声污染危机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评价观。

  3.了解工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噪声污染的关系,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教学重点] 噪声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教学难点] 噪声污染的危害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图片、网络搜集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优美、动听的声音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能使人身心放松……相反,嘈杂、刺耳的声音却让人心情烦躁,我们通常把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

  【板书】第四节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一、噪声概述

  【讲述】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交流讨论】说说你所在的生活小区,噪声来自哪些方面?

  【总结】噪声的分类: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

  【阅读】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不同的活动场所允许的噪声标准不同。阅读课本第75页材料,了解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资料收集】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刊杂志,收集噪声污染对我们人类各个层面上的危害。

  【过渡】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大家虽有所察觉,但只有身边出现超强的.噪声时,我们才会有所防范,而噪声对儿童成长、心理情绪、心理压力等影响往往不为大家所重视。

  【阅读】阅读课本第76页材料“家庭噪声——儿童健康的杀手”。了解噪声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思考活动】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家庭噪声日趋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治家庭噪声?

  【点拨】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声已成了交通噪声的元凶,占城市噪声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声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噪声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声。这也是室内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 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这些声 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都比较严 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的噪声。

  3.城市建筑噪声。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声、餐厅、公共汽车、旅 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 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声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近几年家庭卡拉 OK机广泛流行,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幸福,沉醉于自我的享受之中,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噪声的污染强度。

  室内噪声防治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在室内装饰中进行降噪声处理。方法有:

  1、安装双层隔声玻璃窗;

  2、安装钢门隔声,镀锌钢门中层隔有空气,室内和室外的声音均很难传送开去。此外,钢门附有胶边,与门身碰撞时并不会发出噪音;

  3、多用布艺装饰和软性装饰,布艺产品具有很好的吸音作用;

  4、注意室内不同功能房间之间的封闭,而且墙壁不宜过于光滑;

  5、用木制家具吸收噪音,木质纤维具有多孔性,能吸收噪音。

  第二,注意防止家用电器的噪声污染。尽量不要把家用电器集中在一个房间,冰箱最好不要放在卧室。一旦家用电器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因为“带病”工作的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比正常电器工作时的声音要大得多。应避免同时开动多种家用电器。电视、音响的音量要适当控制,不要影响家人及邻居的休息。

  【承转】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要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质量,就要注意防治这种污染。

  【板书】

  二、噪声控制途径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76~77页征文内容,说明噪声控制途径。

  【学生回答】噪声控制途径是从噪声的三个环节,即声源、过程、接受者进行防护的,就是控制声源的产生,绝断传播过程,拒绝噪声进入。

  【思考】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分别属于哪种噪声控制途径?

  ①禁止在城区鸣喇叭 ②在高架桥上装隔声屏障 ③在体育馆内装吸声吊顶 ④工作的人员佩戴护耳器

  【学生回答】①禁止在城区鸣喇叭——控制声源 ②在高架桥上装隔声屏障——传播途径控制 ③在体育馆内装吸声吊顶——传播途径控制 ④工作的人员佩戴护耳器——接受者的防护

  【阅读】阅读课本第77页材料“一些发达国家控制噪声的规定”。

  【资料收集】通过网路查找,我国一些城市限制公共场所噪声的某些规定。

  【讨论】按照课本第76页表判断你所生活区域的噪声污染状况。你认为有必要对噪声污染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吗?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一、噪声概述

  1.概念

  2.分类和标准

  3.危害

  二、噪声控制途径

  1.声源控制

  2.传播途径控制

  3.接受者的防

高中地理《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的教案【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