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1-07-04 03:24: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坐井观天》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开拓视野,勇攀高峰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理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中的寓意和教训。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超越狭窄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

3.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勇攀高峰,追求更高的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寓意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

难点: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主题,并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2.讲解故事(15分钟)

教师讲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情节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教训。

3.讨论交流(2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被自己的局限性所束缚。

4.小组活动(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并设计一幅插图,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展示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插图,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6.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勇攀高峰。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找出身边的一个例子,分析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勇敢地去突破和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世界。

《坐井观天》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中的寓意和教训。

2.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勇气,引导他们勇敢面对挑战,追求卓越。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超越自我,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教训,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难点: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启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故事(15分钟)

教师讲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的情节和寓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

3.分组探讨(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激发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4.角色扮演(2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诠释。

5.展示分享(10分钟)

学生们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表演,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6.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和教训。

2.找出一个自己的局限性,并设想一种方法来克服它,实现自我突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勇敢面对挑战,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

《坐井观天》教案 篇三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一、导入: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释题:1、请大家齐读课题。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三、理解课文内容:1、指读,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汇报结果:板书(天)4、小声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直线把答案画书上)5、小组讨论: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天有多大。6、汇报:板书:(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7、释词:“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过渡语:同一片蓝天,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8、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上问。9、指答。过渡语: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所以只有井口那么大,坐在井里看天,到底什么样?

让我们做个实验。10、实验:卷纸筒看天,看完后,你想说什么?11、指读最后一段: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指答)12、表演:青蛙跳出井口会怎样?(戴头饰表演)13、指导朗读:假如这只青蛙不跳出井口,它将永远看见井口那么大的蓝天,你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吗?那么就请用我们的真诚把它请出来吧!①分小组进行角色朗读。②指名分角色朗读。

四、戴头饰表演故事。五、揭示寓意:板书:目光狭小六、小结.七、练习:1.出示投影片,说句子。2.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坐井观天》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