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3-03-04 04:26: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让纸立起来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纸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立起来。

教学内容:物体的平衡

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纸片,问学生如何让纸片立起来。

2. 实验:将一张纸折叠成U形,放在桌子上,学生尝试用手指在纸上轻轻推动。观察纸片的变化。

3. 总结:学生讨论纸片能够立起来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纸片在特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4. 拓展:老师让学生思考,如果将纸片的形状改变会怎样?让学生尝试做出不同形状的纸片,观察效果。

5. 温故知新:老师与学生回顾今天的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对物体平衡的理解。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理解纸片立起来的原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探究纸片的平衡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纸片在不同形状下的平衡状态。

教学内容:纸片的形状与平衡

教学步骤:

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纸片如何立起来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纸片的形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 实验:让学生在桌子上摆放不同形状的纸片,如折叠成V形、三角形等,观察并记录纸片的状态。

3. 总结:学生讨论不同形状的纸片在摆放时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总结出纸片形状与平衡的关系。

4. 拓展:老师提出新问题,如果在纸片上增加一定重量会怎样?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实验。

5. 温故知新: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对纸片平衡的理解。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能否自主探究纸片形状与平衡状态的关系,有无提出新的思考问题。

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 篇三

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发展求新求异思维

  材料:细绳、橡筋圈、回形针、胶泥、白纸每人一张

  过程:(一)引起兴趣

  老师尝试让纸立在桌上失败,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二)幼儿操作

  1、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先鼓励幼儿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帮助纸立起来,看谁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不用任何辅助材料让纸立起来,同样要用又新又多的方法。

  (二)结束部份

  1、幼儿讲解演示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老师总结:一张纸能立起来,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和长大,我们就会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评析:这本来是一个科学探索活动,但我发现了其中的创新价值,因而稍作修改运用了一番,效果还不错,幼儿开始用胶泥、回形针、绳子等铺助材料或粘、或卡或拴使纸立了起来,后来没有任何辅助材料了,他们也能用折叠、组合等方法让纸立起来,充分调动的求新求异思维,在活动的最后,有的幼儿还两个、三个合作,将纸组合造型,还取了不少象形的名字,体现了复合思维的萌芽。

中班科学让纸立起来科学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