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3-07-09 07:22: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十个小印第安人》这首儿歌。

2. 能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简单的情境表演。

3. 能够听取他人意见并进行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儿歌内容,进行情境表演。

难点:进行情境表演时的配合和表现。

三、教学准备:

1. 儿歌《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歌词卡片。

2. 各种小道具,如印第安人帽子、假发等。

3. 彩色纸板、颜料等制作表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十个小印第安人》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唱儿歌,逐句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3. 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情境表演。

4. 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表演,提出改进意见。

5. 学生进行第二轮表演,尝试改进。

6.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自行总结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欢乐的歌声中学会了合作、表演和倾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十个小印第安人》这首儿歌的意义。

2. 能够通过歌曲表达对印第安人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能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难点:对印第安人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儿歌《十个小印第安人》的音频和歌词。

2. 有关印第安人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画纸、颜料等制作印第安人传统图案。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十个小印第安人》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印第安人文化,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印第安人的认识和感受。

4. 学生用画纸和颜料制作印第安人传统图案,体验印第安人的文化。

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6.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歌曲内容,表达对印第安人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歌曲的内容,还深入了解了印第安人文化。在制作传统图案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篇三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紧紧抓住唱游课的特点,并在唱游活动中有机地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开阔视野、丰富情感经验,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同时本课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在唱歌教学那一块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播放课件),让学生反复聆听、哼唱歌曲,从而熟悉歌曲曲调,进一步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意境。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体现教学中师生互相合作的原则,促进了师生之间相互融洽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是一年级学生,孩子们年纪小但天真、活泼、大方,性格属于外向型的占多数,对于新老师来说课堂调控比较难把握。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教,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初步课堂主体性活动,有了最初的交流合作雏型。

三、教学目标:

1、 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2、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拓宽孩子知识面。

3、 在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愉悦,并能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2、让学生了解印第安民俗和文化特点、印第安小朋友活泼的性格并能把他们这种性格融入到唱游当中。

五、年级:一年级

六、课型:唱游课

七、教具:课件、图片、钢琴(电子琴)、VCD碟片、录音机、头饰、“篝火”(木棒、红丝绸布)、旗帜

八、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入课室。

教师站在课室门口迎接学生:“印第安人欢迎你们,亲爱的小朋友,我是印第安导游姐姐,印第安人知道你们要来非常高兴,为了迎接你们,他们特意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漂亮的头饰,还有一场精彩的歌舞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边做动作走到自己的座位。

(二)进入情景,了解印第安民族。

师:同学们,歌舞晚会很快就开始了,大家一定要遵守晚会纪律哦。(导游姐姐跟客人问好)

小朋友,我首先想考考大家,你们对印第安民族有些什么了解呢?(点名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印第安人特别热情、穿着特点、住在什么地方)图片展示。

(三)新授课

1、感受晚会气氛。(铃声)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歌舞晚会的现场吧!(播放课件)看,大地一片热闹,红艳艳的柴火烧得正焰,他们围着火堆边唱边跳,看,现在上场的是一群印第安小朋友呢,快数数有几个?(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啊,一共有十个呢。)小朋友们多快乐呀,快,我们来认真欣赏一下他们的舞蹈吧!

2、播放视频《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这些印第安小朋友可爱吗?他们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能边唱歌边跳舞,真是可爱极了。你们觉得他们唱的那首歌好听吗?想学吗?

3、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气氛。

师:好,你们再认真仔细地听听,听着这个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对印第安人有了什么了解?

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一首非常快乐的儿歌,表达了印第安人快乐的心情和他们活泼、天真的性格。

4、复听,用你们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出感情(显示歌谱)

师:刚才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发言也很积极,我知道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一定有很多感受,有些小朋友都很想动起来了,那么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动动好吗?你们可以拍手打节奏、拍腿打节奏或者自己设计动作或舞蹈。

第二段跟老师一起跑跳步。

5、随音乐演唱歌曲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能唱出这首歌了,你们真棒,但是你们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在广州举行,吸引了很多的艺术家纷纷参与,有一群美国的印第安下朋友也提前来到了广州,希望借此机会跟中国的朋友互相学习、交流各民族文化。



出示课题


通过艺术节的引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


二、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难点。

3、老师教唱,解决难点。4、老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情绪、力度变化等方面进行演唱。

5、请学生标出渐强记号在歌曲中出现的位置。

6、老师示范,用肢体动作表示歌曲中的渐强。


1、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

2、学生到白板上画出难唱的地方。

3、联系生活实际和进教室时的律动感觉用快乐的、轻松的感觉演唱歌曲。

4、学生在白板上标示用渐强记号演唱的地方。



媒体播放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及其伴奏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歌曲的情绪、演唱技巧、力度变化等方面进行演唱。

2、让学生初步感受白板的书写与拖动功能。







拓展环节



1、介绍中国的民族艺术——京剧;


2、了解京剧的脸谱


3、比较京剧脸谱与印第安人的脸的相同点;


4、欣赏京剧唱段;


5、模仿京剧手势


6、对比京剧与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在表演上的不同点


7、说一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





1、观看京剧脸谱。


2、对比京剧和印第安文化的相同与不同点。


3、播放歌曲视频,学生欣赏模仿动作,感受京剧的特点。


3、模仿图片学会做京剧的手势。

4、对比说出京剧与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在表演上的不同点。



5、说出自己了解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

媒体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通过观看聆听歌曲,对比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别,让学生能模仿1-2个京剧的动作,了解感受我们民族国粹之精华。





小结下课


1、老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传达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播放音乐,全体学生模仿小印第安人的动作举行篝火晚会。


3、在律动中跳出教室。





学生跟音乐集体律动跳出教室





播放伴奏音乐《十个小印第安人》






小学《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