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位数(优质3篇)

时间:2011-07-06 09:14: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位数 篇一

中位数是什么?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一组有序数据中间的那个数。要找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首先需要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找到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举个例子,如果一组数据是{2, 3, 5, 7, 10},那么中位数是5。因为这组数据有奇数个,中间的数就是5。再比如另一组数据是{1, 3, 6, 8, 9, 12},那么中位数就是(6+8)/2=7。因为这组数据有偶数个,中间的两个数是6和8,它们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为什么中位数重要?

中位数是一种描述数据集中心趋势的统计量,它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分布特征。与平均数相比,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够反映出数据的真实情况。在实际问题中,中位数通常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典型值,更具有代表性。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中位数时,首先需要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来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通过这样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中心趋势。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位数 篇二

中位数的应用

中位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通过计算中位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了解一群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可以通过计算身高的中位数来了解学生群体的平均身高水平,从而更好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又比如,如果我们要评估一家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可以通过计算工资的中位数来了解员工薪酬的一般水平,从而更好地制定薪酬政策。

除此之外,中位数还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数据、人口数据、市场数据等各种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

综上所述,中位数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中位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因此,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位数 篇三

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中位数

  中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求中位数。

  2.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异同,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方法,体会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

  中位数意义的理解及求法。

  教学难点

  对一组数据的具体情况及所要分析的问

题作出何种统计方法的合理选择。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统计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新的统计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中位数

  出示五(1)班第3组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问:你觉得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米?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生可能会估计在23-25米之间或说用平均数来表示等。)

  引导如何计算平均数并计算出平均数27.7。

  问:平均数与估计数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引导观察统计表中的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间的`差别。(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

  问:那用怎样的数据表示比较合适呢?为什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小结: 24.7这个数据,比它前面3个数小,比它后面3个数大,像这个位置处于一组数据正中间的数,我们就把它叫这组数的中位数。(板书)

  2.理解中位数

  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它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适合反映事物的一般水平。像第3组同学掷沙包成绩所用的中位数24.7,说明这一小组中超过一半的同学掷沙包成绩都能达到和超过这个水平。

  问:

  ①某班同学数学单元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请说说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②绍兴县某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是65(50--100为良),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

  ①如果把25.8改为31.4,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否发生变化?是多少?中位数呢?为什么?

  ②如果把24.1改为22,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③如果把25.8改为24.4,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④如果把24.1改为24.8,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小结: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大小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平均数与每个数据的大小有关,与数据的排列位置变化无关;中位数有时与数据的大小变化无关(其所在数据的排列位置不变时),有时与数据的大小变化有关(其所在数据的排列位置变化时),中位数的变化与其所在一组数据的位置排列顺序变化有关。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3.求中位数

  出示五(2)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统计表:

  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组男生跳远的一般水平合适?为什么?

  姓名 李志强 陈文 王文贤 赵军 张鹏 刘卫华 于国庆

  成绩/米 3.06 2.90 2.74 3.52 2.83 2.89 2.78

  (1)分别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并问中位数怎样求?(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得出:是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求中位数。)独立完成求平均数与中位数。

  (2)把求得的平均数、中位数与各数据比较,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2.89m及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杨冬同学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又是多少?

  根据学生出现争议问:你求出中位数了吗?怎么办呢?

  (通过前后题目的数据数对比)组织学生讨论小结:当一组数据有双数个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学生独立计算该中位数。

  4.新知小结:

  观察比较上面几道题的中位数与平均数,说说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异同。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学习,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位数(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