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5-04-08 09:21: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一

主题:观察水的变化

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并能够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内容:

1. 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并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状态有哪些。

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老师可以准备冰块、热水、水蒸气等材料。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让他们描述水的三种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4. 拓展: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水是如何在地球上循环利用的。

活动设计:

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2. 角色扮演:设定情景,让学生扮演水分子,模拟水的循环过程,增强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水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的描述。

2. 口头表达:评价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描述和理解程度。

延伸活动:

1. 家庭实践:鼓励学生回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2. 制作展板:让学生制作水循环过程的展板,展示在教室中,让其他班级的同学也能了解水的循环。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二

主题: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种子、幼苗、成长期和结果期,并能够简单描述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阶段:种子、幼苗、成长期、结果期

2. 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不同阶段的植物,并引导学生讨论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种植小麦或豆类植物,观察不同阶段的生长过程。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让他们描述植物的生长阶段及其特点。

4. 拓展: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规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活动设计:

1. 观察记录:让学生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结果成熟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家庭附近的植物园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加深对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和描述。

2. 实地考察: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和发现。

延伸活动:

1. 种植实践:鼓励学生在学校或家中种植一些植物,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制作绘本:让学生制作植物生长过程的绘本,展示在教室中,让其他同学也能了解植物的成长。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四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1、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 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 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