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9-05-09 01:48: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 篇一

《闹花灯》是一首经典的民间音乐,适合用于大班音乐公开课的教学。在这堂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以下是本节课的教案安排:

一、歌曲欣赏

1. 播放《闹花灯》音乐录音,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旋律和节奏。

2. 请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活力。

二、歌曲学唱

1. 分段教授《闹花灯》歌词,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2. 利用打拍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三、舞蹈编排

1. 在歌曲的基础上,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2. 引导孩子们表现出《闹花灯》中所描绘的场景,让他们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合唱演出

1. 练习歌曲和舞蹈后,让孩子们进行合唱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演出,展现个人风采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堂音乐公开课,《闹花灯》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希望这堂课能给孩子们带来愉悦的音乐体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欲。

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 篇二

在大班音乐公开课上,选择一首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歌曲《闹花灯》,可以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节奏感和表现力。以下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

一、歌曲欣赏

1. 播放《闹花灯》音乐录音,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旋律和节奏。

2. 引导孩子们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二、歌曲学唱

1. 分段教授《闹花灯》歌词,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2. 利用打拍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并加强合唱效果。

三、舞蹈表演

1. 在歌曲的基础上,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2. 引导孩子们表现出《闹花灯》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让他们通过舞蹈展现自己的情感和表现力。

四、合唱演出

1. 练习歌曲和舞蹈后,让孩子们进行合唱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演出,展现个人风采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通过这堂音乐公开课,《闹花灯》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希望这节课能给孩子们带来愉悦的音乐体验,激发他们对音乐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

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 篇三

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教学挂图(龙灯、风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像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示: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关灯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讲难点前置,唱"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花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曲的乐趣。

  3、引导幼儿边演唱歌曲,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地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

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大班音乐公开课《闹花灯》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