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经典3篇)

时间:2019-06-09 03:35: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 篇一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子呢?这是每位音乐老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音乐元素分析、背景知识介绍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对于音乐元素分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仔细聆听这首曲子,分析其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可以通过打击乐器演奏出曲子中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曲子的韵律之美;也可以通过钢琴演奏出旋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情感表达。

其次,介绍《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等信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曲子的故事背景,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曲子传达的情感。

最后,情感表达是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这首曲子、讨论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曲子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子,同时也会培养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 篇二

《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子,是中国音乐界的一朵奇葩,它既有着浓厚的俄罗斯风情,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曲子呢?本文将从音乐文化认知、跨文化交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音乐文化认知是学生理解这首曲子的基础。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俄罗斯音乐文化和中国音乐文化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伏尔加船夫曲》中所融合的元素。

其次,跨文化交流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合作演奏《伏尔加船夫曲》,在交流互动中感受不同文化间音乐的碰撞和融合,促进学生对音乐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知。

最后,情感表达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情感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在演奏中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们会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同时也会在音乐交流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 篇三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

第 6 周 课 题:《伏尔加船夫曲》 《伦敦得里小调》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受、体验,用合适的声音和情绪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和歌曲的主题思想。 2表现歌曲的力度表现。 教学手段:课件、磁带、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前分析:这节课是欣赏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入手。比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问同学们:你们了解欧洲吗?你们了解俄罗斯吗?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欣赏列宾的油画,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 1.欣赏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提问: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是哪条河? 播放课件展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美好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现在他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在过去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 2.由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大胆地表现作品。 (1)视觉启示:看图讨论画面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用声音表现画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合适的声音和情绪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可结合学过的劳动号子,引导学生用“哎哟嗬”、“嗨哟”等词创编节奏型,来表现船工们的劳动。 二、揭示课题,欣赏歌曲 导语:“俄国一位作曲家用了这样一个音乐动机:5 3 6 3 0 ∣创作了一首世界著名的表现纤夫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同学们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的?” 1.完整听赏,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初次听歌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引导学生注意听出音乐自始自终贯穿的劳动号子动机:“ 5 3 6 3 0

∣”,表现了纤夫们内心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之声。 2.抓住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挖掘歌曲内涵。(采用听、议、动相结合的方法) (1)让学生听录音,引导学生听歌曲的力度变化,了解力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ppp渐强ff渐弱ppp),很有层次。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深刻领会纤夫们不屈不挠的'性格。 (2)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旋律等——速度徐缓,旋律朴实。每一乐节、每一乐句的落音都是“3”,但听起来丝毫也不感到单调,是这首民歌的一个特点。 (3)感受男低音音色的表现作用。 提问:这首歌曲是哪类人声演唱的?(男低音演唱)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此歌大多由男声独唱,尤其是男中、男低音独唱。因为由浑厚、深沉、有力的声音演唱能更准确地刻画纤夫们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英雄形象。对此听赏由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阳》和俄国男低音歌唱家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 介绍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男低音的音色,这种音色更能表现出《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4)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出现的三次高潮。第一次有纤夫们在急流险滩中搏风击浪的呐喊;第二次为纤夫们宽广的内心世界的抒发;第三次是纤夫们对伏尔加河的赞颂和对人民力量的呕歌。每次高潮均用十分有力的强音在高音处作长时值演唱。 (5)随录音学唱歌曲。 (6)总结:《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起歌。 三、创作表现,深化主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主题: 1.让学生随着录音用固定音型“5 3 6 3 0 ∣ ”为这首歌曲伴唱,伴唱的力度要随着歌曲的力度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船夫们的沉重劳动和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2.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力度。 3.参照烈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中做纤夫拉纤的即兴表演。 4.诗歌朗诵等。 四、教材延伸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那么,我们中国的民歌也是题材广泛,丰富多彩的。有没有表现这种题材的歌曲呢?《船工号子》、《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夫号子》等,欣赏1-2个片段。 五、欣赏《伦敦得里小调》《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六、课堂小结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的文明古国,不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音乐文化也灿烂多姿。我们应该在了解外国音乐的同时,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七、课后回顾
教案:《伏尔加船夫曲》87中:张洪军(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