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歌》教案设计(经典3篇)

时间:2018-09-01 02:32: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上学歌》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学唱《上学歌》。

2. 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唱《上学歌》的曲调和歌词。

2. 理解歌词中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2. 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上学歌》的音乐录音。

2. 歌词卡片。

3. 彩色笔和纸。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声音练习,放松身体和嗓子。

2. 听音乐:播放《上学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上学歌》,老师先唱一遍,学生跟唱,然后再一起合唱。

4. 理解歌词:让学生看歌词卡片,解释歌词中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5. 合唱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情感表达: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式唱一遍《上学歌》,表达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7. 听众欣赏:让学生互相表演自己的合唱版本,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扬。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唱一首新歌,还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能力。同时,通过理解歌词的意义,学生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歌曲中的情感。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类似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上学歌》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上学歌》的音乐特点和文学内涵。

2. 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上学歌》的歌词,理解其中的意义。

2. 学习唱歌的技巧和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1.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和谐。

2. 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内涵。

教学准备:

1. 《上学歌》的音乐录音。

2. 歌词卡片和解析。

3. 彩色粉笔和黑板。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放松操和声音练习,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2. 音乐欣赏:播放《上学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歌词分析:通过黑板上的歌词卡片,讲解《上学歌》歌词中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上学歌》,老师先唱一遍,学生跟唱,再一起合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5. 情感表达: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方式唱一遍《上学歌》,表达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6. 合唱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7.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总结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唱一首新歌,还通过音乐欣赏提高了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类似的音乐欣赏和合唱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上学歌》教案设计 篇三

《上学歌》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着老师或音乐哼唱。

  2、激发幼儿上学

的积极性。

  3、能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稳定幼儿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上学歌》光盘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播放歌曲《上学歌》,教师伴随歌曲做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 基本环节

  1、 教师给幼儿读歌词。

  2、 根据歌词提问:

  “歌曲里面有谁?要去干什么?”

  “高兴么?为什么高兴?”

  3、 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4、 鼓励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做简单的动作。

  5、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教师要走近并带动他一起唱。

  6、 幼儿熟悉歌曲后,跟着光盘唱。

  三、结束环节

  让小朋友集体边唱边做动作表演。

  四、 延伸环节

  提高:“小朋友我们上幼儿园该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幼儿的入园情绪,但对于极个别的'幼儿没有调动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刚入园的幼儿认识上存在不足,孩子并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和环节进行,活动进行到一半,开始我行我素地到处乱跑,以致教学秩序非常乱。

  小百科:

  上学是人们为未成年人所定制的一种学习知识的过程,一般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而现代教育则为学龄前的儿童开设了幼儿园。

《上学歌》教案设计(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