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1-08-04 08:29: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描述火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能够分辨并简单解释不同类型的火山。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区分并描述不同类型的火山。

3. 实验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括火山的形成原因、特点和不同类型的介绍。

2. 水、小瓶子、小苏打粉、食醋等实验材料。

3. 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火山的话题,让学生猜测火山是如何形成的。

2. 学习火山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火山是地球内部熔岩喷发到地表形成的地貌。

3. 细说不同类型的火山,如盾状火山、火山锥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形态。

4.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观察喷发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火山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行收集更多关于火山的知识,拓展学习范围。

2.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火山的威力和魅力。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对火山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展示。

3.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能力。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描述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2. 能够分辨并简单解释地壳的构造和运动。

3. 能够通过实验模拟地震的震感和破坏情况。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2. 区分并描述地壳的构造和运动。

3. 实验模拟地震的震感和破坏情况。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括地震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地壳构造的介绍。

2. 砂盘、地震模型、小车等实验材料。

3. 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地震的话题,让学生猜测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 学习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让学生理解地震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3. 细说地壳的构造和运动,如板块构造理论、地震波传播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

4.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地震的实验,观察震感和破坏情况。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地震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行收集更多关于地震的知识,拓展学习范围。

2. 观察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震防灾知识。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对地震发生原因和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展示。

3.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能力。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三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一、教学内容

《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二、教学要求:

认识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植物、果树,让学生观察、记录、交流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的成长、开花、结果这一过程,认识植物生命的历程。

1、认识植物的种子。

2、知道种子萌发时的必备条件。

3、植物在茁壮成长时需精心培植,观察、记录并相互交流。

4、了解一棵完整的植株的组成部分。

5、总结交流并描述植物的一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植物的一生和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别。

2、如何种好植物并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四、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二课时课题1、种子发芽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设计实验。

2、观察、研究、记录水、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观察、记录种子在播种后的成长、变化。

4、认知塑料薄膜的使用和温度的关系。

重点:要让同学们认识实验在学习科学中作用,认真、细致、观察、记录、交流的科学态度是实验的基本条件。

难点:落实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骤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共同研究

教具:花盆、种子。

板书设计:种子发芽时的必备条件

1、充足的阳光

2、适宜的温度

3、足够的空气

4、适量的水分

5、适当的养料

6、好的土壤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课后心得:由于在课堂上讲解植物比较抽象,而校园的植物又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让同学们认为植物似乎与他们的学习关系不大,实验不好展开。

课内作业:种子在自然界的生长到死的过程(24)

课外作业:实验种植小植物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在《植物在成长》这一单元中主要是认识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认识植物就应从植物的成长过程开始,我们现以种子的认识开始。

1、植物的种子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展示种子区分种子与瘦果和硕果的不同,防止把瘦果和硕果误认为种子。什么是硕果:硕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禾本科特有的类型,许多硕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等,什么是瘦果?指小形干燥、果皮坚硬不开裂,内有一粒种子,由一心皮形成的果实。

2、种植种子,首先准备好花盆、种子,按教材要求分两组实验,一种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实验(包括阳光、温度、肥料、土壤、水等),一种是在缺失某种条件下的实验。

对种子的要求是:生长发育期短、根茎、叶、花、果实明显的植物,通过学习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植物的一生"的概念。

3、总结交流,植物成长的必备条件,课内作业见板书设计。

4、家庭作业:在家种植一或二种植物,把它的成长发育这一连续过程通过观察研究、记录下来,清楚了解植物的一生。

名词解释:

果实=种子+果皮=花萼

种子=胚芽+胚轴=子叶(胚乳)+种皮

种子:花生米、西瓜子、蚕豆、绿豆、杏仁、桃核、芝麻、葵花籽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豆角、葵花、玉米粒

第三课时课题2拙状成长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运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观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器官的作用,探究根茎的作用,理解空气、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观察、探究、记录并描述植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重点:认识一株植物的`组成部分并能找出与它相同植物的同类。

难点:如何分别一朵花的雌花、雄花

教学方法:探究、指导

板书设计: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哪些?

花柄、花托、花萼、雌蕊、雄蕊、花冠

所用参考资料:教

教学过程:

同学们:观察、记录、分析是探究科学必须具备的,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发现你所提出问题的答案,结合本单元,如果你每天认真观察了你所种植植物的状况就会发现,植物每天都有一定的变化,如果你认真记录了它的一生的成长过程,那么你会有很多发现,当你种植的植物最终开花结果,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你在其中精心呵护,你会为你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而你所学的知识将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

1、一棵黄瓜植株的组成部分

根、茎、叶、花、果实

很多植物都是有这几部分组成,当种子长成植物,种子就消化了,植物的成长靠的是根茎叶吸收养料,但主要是根,最后开花结果。

2、观察

观察植物的花

我们观察一朵桃花的组成部分,发现它是有花柄、花托、花萼、雌蕊、雄蕊、花冠六部分组成,那么花是不是一样呢?大家讨论一下,如果有可能组成部分多观察,几种做一下比较。

3、花蕊的认识

花蕊分雌蕊和雄蕊,不是每朵花都有雌蕊和雄蕊,一朵花中如果雌雄都具备称为两性花,缺少一项者称为单性花。

第四课时课题:硕果累累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让同学们知道,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感受植物世界多姿多彩的一个过程,所以要有恒心。

1、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

2、认真填写小科学记录本,描述植物的一生。

重点:植物的多样化、异样性。

难点:能否种植、观察、记录一棵植物的一生。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直到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植物的一生从发芽、幼苗成长、开花结果到最后衰老、死亡,整个过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植物的分类很多,形态各异,有开花的、有不开花的,有结出果实的,也有不结果实的,各种形态都有,但它们的一生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贡献给人类的有精神世界的、也有物质世界的,所以说它带给我们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解它们就是了解自己。

一、了解一些主要类型的果实

(1)聚会果:一朵花中有很多相互分离的雌蕊,由每一雌蕊形成一小的果实,并相聚在同一花托上形成果实,称为聚会果,如:莲、草莓、蛇果。

(2)聚花果: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聚花果:如桑、无花果。

(3)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由该雌蕊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单果,如苹果、桃、扁豆。

MSN(中国大学网)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