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9-06-01 09:45: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 篇一

在托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来教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今天我将分享一份针对托班幼儿的《不乱扔垃圾》教案,帮助孩子们认识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一、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不乱扔垃圾。

3. 激发幼儿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垃圾?有哪些种类的垃圾?

2. 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有哪些分类标准?

3.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对环境有什么好处?

三、教学活动:

1. 观察垃圾分类箱:带领幼儿们去幼儿园内的垃圾分类箱旁边,让他们观察不同颜色的分类箱及上面的标识,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放到哪个箱子里。

2. 垃圾分类游戏:准备一些模拟垃圾,让幼儿们进行分类,比赛看谁分类正确最多。

3. 制作垃圾分类海报:让幼儿们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垃圾分类的海报,画上图示和文字说明,贴在教室的墙上。

四、评估方法:

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不乱扔垃圾。

2. 观察幼儿在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时的表现。

3. 考核幼儿制作的垃圾分类海报是否准确清晰。

通过这样一份《不乱扔垃圾》教案,我们可以帮助托班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环保习惯,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爱护环境,为未来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 篇二

在托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可以借助各种活动来向幼儿传达环保理念,其中垃圾分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下面我将分享一份适合托班幼儿的《不乱扔垃圾》教案。

一、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 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学会不乱扔垃圾。

3. 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垃圾?有哪些种类的垃圾?

2. 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有哪些分类标准?

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

1. 观察实地垃圾分类:带领幼儿们去幼儿园内的垃圾桶旁边,让他们观察不同颜色的分类桶及标识,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放到哪个桶里。

2. 垃圾分类游戏:准备一些模拟垃圾,让幼儿们进行分类,通过游戏形式加深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3. 制作垃圾分类手抄报:让幼儿们用图片、文字等方式制作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展示在教室的墙上。

四、评估方法:

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不乱扔垃圾。

2. 观察幼儿在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时的表现。

3. 考核幼儿制作的垃圾分类手抄报是否准确清晰。

通过这份《不乱扔垃圾》教案,我们可以帮助托班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环保习惯,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爱护环境,为未来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愿我们的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同时也能学到珍惜环境的重要性。

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 篇三

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刘老师带你们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去游玩。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小朋友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

  老师带小朋友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老师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乱扔垃圾的场景)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根据孩子情况随机教育)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

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托班生活活动《不乱扔垃圾》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