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优质6篇】

时间:2012-09-01 09:41: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一

在学习几何形状的课程中,长方形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形状。通过认识长方形,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形状的特点和性质,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小学生的《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式,辨认出长方形。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长方形的定义。

2. 掌握长方形的性质。

3. 能够辨认出长方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对长方形的好奇心。

2. 学习长方形的定义:通过给出长方形的定义,让学生观察不同长方形的例子,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3. 探究长方形的性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讨论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的性质。

4.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不同长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长度,加深对长方形的理解。

5. 总结:让学生总结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长方形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找出长方形的特点。

2. 比较法: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其他形状的异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长方形。

3.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长方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五、教学评价

1. 作业:让学生完成有关长方形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长方形的理解程度。

2. 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调整教学方法。

3. 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掌握长方形的性质,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二

长方形是几何学中一个基础的形状,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形状之一。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认识长方形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一个适合小学生的《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长方形,掌握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式,辨认出长方形。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长方形的定义。

2. 掌握长方形的性质。

3. 能够辨认出长方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长方形的兴趣。

2. 学习长方形的定义:通过给出长方形的定义,让学生观察不同长方形的例子,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3. 探究长方形的性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讨论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的性质。

4.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不同长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长度,加深对长方形的理解。

5. 总结:让学生总结长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长方形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找出长方形的特点。

2. 比较法: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其他形状的异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长方形。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测量和绘制长方形,加深对长方形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1.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长方形的掌握情况。

2. 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调整教学方法。

3. 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掌握长方形的性质,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三

  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准备:课件 房子图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香糊

  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哪些是长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 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提示幼儿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补房子)。

  四、结束。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

  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

  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2、能辨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知道名称。

  3、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积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玩积木分类――挑一挑将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挑出来。

  1、小组活动,分积木。

  学生可以搭一搭、摸一摸。

  2、各自汇报分的方法(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一方面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面的特点。

  二、探究、体验、感悟

  (一)教学例1

  1、摸一摸

  2、印一印

  3、描一描

  4、比一比

  5、分一分

  6、议一议

  结合教材31页图形

  (二)教学例二

  7、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说一说

  (1)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正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2)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用手摸一摸挑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说说有什么感觉。(可自由发言)

  2、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面蘸印泥印在纸上。

  3、印的同时沿着边描一描。

  4、收集印、描出的图片比一比有什么感受。

  5、按自己的感受把这些图片分一分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称。

  6、联系生活,议一议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7、结合前面的一些活动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说明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点,在印一印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面在体上,通过描一描再次体验面在体上,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通过分一分使学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通过议一议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的物品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同时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通过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再次加深面与体的体验,同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践与应用

  1、生活中的“长方形”

  出示练一练1家庭厨房场景图。提出问题: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扩展:你家厨房或客厅还有哪些物品?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2、练一练2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方格纸,要求学生描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描的。

  3、练一练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涂色,然后数一数。 运用图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交流。

  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图形,然后交流方法、比一比谁描的大谁描的小、。

  先说一说机器人身上都有什么图形。

  学生自由涂色。

  数出每种图形的数目。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使学生再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感受面的大小。

  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交流情况。及时做好。 学生小组、全班之间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三、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长方形》教案设计【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